早前跟一位網友談及放下,其實放下與心境有關。人的心境會隨時間所改變,乃成長的一部分,心境是一門看似虛無的課題。Man 至今還在學習,調整自己的心境,近半年來被好些事困擾,到頭來發現與心境有關。看不通、有所執著,才是煩惱痛苦主因。
小編嘗試用文字記下凌亂的所思所想,將有感於斯文。
人的心境會隨時間、經歷改變,歷練越多,變化越大。
蘇東坡的<<定風波>>曰: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經歷大小得失後,心境自然有所轉變。回想過去的風雨,還是面對未來的日子,自然不覺風雨或陰晴,處之泰然。外面真的沒有風雨嗎? 非矣,只是你不感覺到。雷電交加,與我無關。晴空萬里,又如何? 簡言之,不被外在事物所動。外面的變化已經不再重要,因為心境已經達到極高的境界。當然,這並非齊物的境界,只是看淡一切,尤其是名利。
記得某年 DSE 的中文閱讀卷,出<<第九味>>一文,前八味代表人生不同味道,有喜有悲,惟最後一味為淡而無味。為何淡而無味? 只因經歷大小起伏後,最終明白應以淡然態度處世。此心境變化微妙而有趣,卻難以掌握。不因遭遇產生喜怒哀樂,亦不因得失自困,此乃心境發展之最高境界。不論是風雨,還是晴天,皆不被所動,處之泰然,實在不易。
「有日我若再回頭,笑望著人寰轉變」是電視劇主題曲<<變色龍>>的最後一句,續集<<新變色龍>>承接此句開首,盧國沾認為「回首多少滄桑,令我記起千萬萬既往,原是百變人寰,誰料世間千百動盪」,心聲盡吐。由此可見,從前身處塵網,被世人、世物玩弄,只因內心對這些得失有所執著。飽嚐風霜、歷盡滄桑過後,自然明白此道理,開始看得通、看得透,不知不覺成長了。
回首昨日,猶如南柯一夢,往日所執著的,或計較的,不論最終成或敗者,全成泡影,虛化作煙。此際回首,驚覺一切並不重要,反而覺得以往的執著乃愚昧之表現。花過多少時間、傷過多少腦筋、流過多少眼淚,全部隨風遠去,後悔不已。去到這個階段,證明心境已經改變不少。
不論得或失,還是成與敗,統統只是短暫一時,似花開花落,豈能常在? 就算擁有,達數十年光景,在整個歷史長河而言,還是恆河中一粒小沙,渺小也。如被短暫的得失所困,就會製造煩惱,豈不痛哉? 就算得不到,又如何?
對於過往錯誤的決定,不要後悔,也不要追究自責。
受過不少教訓,經歷種種挫敗,終會看得透,達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儘管外面是碧波萬頃,還是處之泰然。面對同一景況,心境可以靜如止水,絕不容易。寫到此處,想起秋官灑脫地唱出一句「一笑看清風雲過」,最重要「活得開心,心不記恨」。
無病呻吟,就是如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