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 品牌回歸手機市場兩周年,HMD Global 推出多部 Nokia 品牌手機,本年的機量最為驚人,因此寫此文絕非容易,花費大量精力之餘 (寫、評論、圖片、fact check),自己也怕寫漏。本年的回顧分為上下兩部分,就分類的方法,Man 煩惱好一段時間,最後決定(上)重溫沒有瀏海屏的 Nokia 手機,(下)則寫有瀏海屏的 Nokia 手機,以及功能手機。當然,歡迎大家先閱讀去年的回顧 (上) (下)。
對於 Nokia 手機回顧 (或 Nokia Lumia 手機回顧) 這個系列,Man 甚為執著,堅持這個風雨無改的習慣,每年年尾跟大家重溫。當中真空了兩年 (2015及2016),因為那段時間沒有 Nokia 品牌的智能手機面世,何來回顧呢? 誠然回顧該年的手機之意義不只在於重溫產品,更可以分析廠商的策略及狀態。今年的分析重點明顯是機海戰術,以及旗艦缺席,不過 Man 打算另寫文章評論。當然,本文內容只供參考,如有錯誤,煩請執正。
不如開始本年度的回顧吧!
Nokia 1
一如往年,HMD Global 在 MWC 大會相當積極,發布多部手機,最奪目必定是 Nokia 8110 4G,但當中也有一部價錢接近 Nokia 8110 4G 的智能手機 – Nokia 1。Nokia 1 為目前最低階的 Nokia 智能手機,售價僅為85歐元。
若論規格,Nokia 1 必定毫不吸引,因為它只有 MTK 1.1GHz 四核心處理器、1GB RAM、500萬像素相機,螢幕解像度只有 854×480,帶有數年前入門 Lumia 的影子。雖然 Nokia 1 的硬件落後,但 HMD 為其預載 Android Go 版本的 Android 8.1,內置多款 Go 系列的程式,例如 Youtube Go、Google Map Go、Google Assistant Go 等等,相信使用體驗不錯。其實 Nokia 1 為第一款 Android Go 手機,可見 HMD 與 Google 之間的緊密合作。
Nokia 1 的設計與之前的金屬一體型機身不同,使用色彩繽紛的塑膠機身,更加入 Xpress On 可換殼設計,證明 HMD 有意重用 Nokia 經典設計概念,值得欣賞。
Nokia 2.1
HMD 於本年五月在莫斯科舉行發布會,一口氣更新 2、3、5 三個型號,Nokia 2.1 正是 Nokia 2 的後繼機,機身設計與上一代相似,繼續採用聚碳酸酯作機背材料,同時使用大膽的雙色設計,例如藍搭銅、白搭銀以及藍搭銀,視覺效果強烈,令入門機種也不簡單。Nokia 2.1 使用 Android Go,但硬件比 Nokia 1 優勝。
對比起 Nokia 2,Nokia 2.1 升級之處可有不少,先有處理器由 Snapdragon 212 升級至 Snapdragon 425,官方聲稱性能提升約50%,惟 RAM 容量停留於1GB。此外,Nokia 2.1 內置4000mAh大容量電池,以及立體聲雙喇叭,可見 Nokia 2.1 絕不失色。
Nokia 3.1
在 Nokia 2、Nokia 1 推出之前,Nokia 3 曾為 HMD 產品線中最低階的入門機。HMD 推出的後繼產品 Nokia 3.1,定位同樣於 Nokia 2.1、Nokia 1 之上。
Nokia 3.1 的設計為相對小巧的入門機,螢幕只有 5.2″,比 Nokia 2.1 的5.5″ 小。其螢幕使用 IPS 材質,改用18:9比例。Nokia 3.1 繼續使用 MTK 處理器,不過改用效能更好的 6750 CPU,後置鏡頭的相素則由800萬像素提升至1300萬像素。簡言之,Nokia 3.1 可說是 Nokia 3 的小升級。
Nokia 3.1 Plus
經過 Nokia 6.1 Plus、Nokia 5.1 Plus 兩部瀏海屏手機之後,大家或產生一個錯覺,就是 Plus 等於瀏海屏,完全忘記 Nokia 7 Plus 的存在。正當大家以為 HMD 的命名規則如此改變的時候,Nokia 3.1 Plus 似乎澄清這個想法。
HMD 在十月於印度發布 Nokia 3.1 Plus,重回傳統螢幕,並非近期流行的瀏海屏。Nokia 3.1 Plus 為低階手機,但硬件絕不失禮。雙鏡頭、鋁金屬機身、3500mAh 大容量電池皆可在 Nokia 3.1 找到。不過,Nokia 3.1 Plus 也有將貨就價之處,MTK Helio P22 八核心處理器的效能或比 Nokia 5.1 Plus 的 P60 差。
香港銷售版本為3GB RAM + 32GB ROM,建議售價為港幣1688。
Nokia 5.1
Nokia 5.1 為去年 Nokia 5 的後繼機,在螢幕增大至5.5″及改用18:9比例的同時,後置鏡頭的相素提升至1600萬像素。不過,Nokia 5.1 沒有跟隨上一代使用高通處理器,改用 MTK 的 Helio P18 處理器,今年同時提供 3GB 版本選擇。
設計上,Nokia 5.1 跟上一代接近,最顯眼的改變只是把指紋掃描器由機面改放到機背。Man 認為 Nokia 5.1 是平平無奇的小升級之作,故沒有著墨不多。順帶一提,Nokia 2.1、Nokia 3.1、Nokia 5.1 都沒有在香港上市。
Nokia 6.1
還記得 Nokia 6 是 HMD 第一部 Nokia 品牌的智能手機嗎? 來到2018年,HMD 先於中國發布 Nokia 6.1,再於 MWC 2018 大會中發布其國際版。
Nokia 6.1 為 Nokia 6 的後繼機,硬件、軟件皆有升級,設計則有改善。Nokia 6.1 使用高通 Snapdragon 630 處理器,比上一代的 Snapdragon 430 升級不少,香港銷售版本為 4GB RAM。Nokia 6.1 配備 5.5″ 螢幕,解像度為1920×1080。
值得一提國際版的後置相機鏡頭為蔡司認證,以二千多元的價錢就可享有蔡司認證,加分不少,惟中國版沒有認證,原因耐人尋味。此外,Nokia 6.1 支援 Nokia 8 的 Bothie 拍攝模式,更加入快速充電技術。
由此可見,Nokia 6.1 繼承 Nokia 6 的中低階定位,為上半年的主力軍。
Nokia 7 Plus
在推出 Nokia 6.1 的同時,HMD 亦推出價錢較高、性能較好的 Nokia 7 Plus,係第一部以 Plus 命名的 Nokia 手機。
Nokia 7 Plus 主攻中階市場,相機為其主要賣點之一,Nokia 7 Plus 擁有雙蔡司認證後置鏡頭,以及1600萬像素蔡司認證前置鏡頭。Nokia 7 Plus 配備 Snapdragon 660 處理器、4GB RAM、64GB ROM,還有 6″ 全面屏 18:9 大螢幕。同時,它擁有出色的續航力,配備3800mAh大容量電池,續航力可達兩日。除此之外,Nokia 7 Plus 還加入原用於 Nokia 8 的 Nokia OZO+ 專業收音技術,憑三個收音咪,錄製立體聲效。
Nokia 7 Plus 獲得良好的反應,不少網民推出,更認為是性價比高的中階選擇。Nokia 7 Plus 更是第一部獲得 Android 9 更新的 Nokia 手機。
Nokia 8 Sirocco
若論今年 HMD 在高階市場的成績,可用接近交白卷來形容。何謂接近? 因為全年只有 Nokia 8 Sirocco 一部高階機,可惜只是限量生產。去年的 Nokia 8 可說是一部準旗艦,而本年上半年的 Nokia 8 Sirocco 則是 Nokia 8 的升級版,是第一部真旗艦。
Nokia 8 Sirocco 售港幣5288,比 Nokia 8 最初的建議售價港幣4088貴一千有多。Nokia 8 Sirocco 的硬件、設計、用料皆見 HMD 用盡心思。Nokia 8 Sirocco 大膽使用以鑽石打磨的不鏽鋼邊框,以及康寧第五代黑猩猩玻璃製造的機背,而厚度只有7.5mm。擁有出色線條美的同時,配備 3D 雙曲面 pOLED螢幕,外型與之前的 Nokia 手機成鮮明對比,高貴感大增。從中可見 HMD 對用料、造工的追求,統統由 Nokia 8 Sirocco 呈現。
至於硬件,Nokia 8 Sirocco 配備高通 Snapdragon 835 處理器、6GB RAM、128GB ROM,但不支援 MicroSD。此手機配備雙蔡司認證鏡頭,支援兩倍無損光學變焦,但不支援 Nokia 8 擁有的 OIS 技術,夜拍表現或有影響。雖然 Nokia 8 Sirocco 雙鏡頭的規格與 Nokia 7 Plus 的一樣,但網上有意見指出前者的成像較好,不過 Man 對此並不清楚。除此之外,Nokia 8 Sirocco 為第一部支援 QI 無線充電的 Nokia Android 手機,更是第一部不設 3.5mm 音訊插孔的 Nokia 智能手機。
雖然 Nokia 8 Sirocco 賣點甚多,但一直被視為過時的旗艦,主因或在於處理器沒有追上本年度流行的 Snapdragon 845,以及相機依然未能獲得優秀評價,下半年繼續沒有真正的新旗艦,相信教支持者失望。
本文先告一段落,下回再續!
歡迎讚好 ManHungTech 的 Facebook 專頁!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