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吹水台]收費文章是不顧現實的想法

早前跟一位網友閒聊,他建議 Man 透過一些收費文章平台 (例如一個 P 字開頭的外國平台) 獲得收益,定期發布收費用戶限定的專題文章來收取訂閱費,從而幫補網站的開支。

Man 認為以上方案很諷刺 (當然要感謝他的好意),試問有誰會為每月數篇高質素的 Nokia 專題文章付費訂閱? 又有誰會為每月數篇碟評付費訂閱? 如果放在 Facebook 專頁、群組分享,大家感興趣的話也會點擊閱讀,大前提為該等文章為免費。人類並非完全一毛不拔的動物,平日花數百大洋食餐飯絕對捨得,花數千元買部手機亦捨得,為何花數十元訂閱自己喜歡的文章又做不到呢。一聽到課金,不了,除非是股票、買馬的貼士,或者令男士興奮的色情文學。

倘若推出訂閱計畫,每月收三美金 (港幣23元左右),如果有十個人訂閱 (隨時高估了自己),首先要偷笑,猜不到有十人科水,接著要無癮,因為一個每月流量過萬的網站,一講到錢,就只剩十個人。對於這十個願意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的人,Man 必定感激不盡。

歸根究柢,一切在於大家主觀的心,如何衡量每樣事物的價值。坦白說此非罪,畢竟各有自由。

 

現今的世人活在一個資訊氾濫的時代,互聯網的普及令不同資訊、資源隨手可得,完全免費。在 Google 輸入關鍵字就有一堆資料出現,任君選擇,YouTube 則提供免費娛樂,例子多不勝數。如果要去旅行,網上有無數遊記、攻略,試想像二十年前的人還要乖乖付鈔買本旅遊書、地圖。論實用,ManHungTech 提供多篇手機比較文,這類實用、方便的文章之流覽量一直領先,相比之下,其他用心細寫的深度文之瀏覽量就少得可憐。由此可見,大眾追求實用、方便、快捷的速食文,難怪 content farm 能夠如此流行。

要人為網上資源付鈔,確實很難。例如合法音樂平台,有多少樂迷願意每月付費訂閱 Spotify、KKBox 這些服務? 也許 Medium 是例外,不少外國人願意付費訂閱文章,可說是個良好的示範。

我們已經養成一個免費資訊是理所當然的想法,結果絕少思考資訊的好壞,往往照單全收。

結果,沒有人會思考到底這些資訊需要成本嗎,此成本包括金錢、時間、精力。以經營 ManHungTech 為例,每年都要付數百元的 domain、hosting 費用,每篇文章都需要時間寫,有時候一篇專題文章須花上數日去構思主題及內文,還要做搜集資料等功夫。閱讀一篇文章可能要花你數分鐘,但寫的人隨時花上數十倍的時間。

若有一天感到心灰意冷,Man 就會停止經營 ManHungTech。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自掏腰包,吃力不討好,或者我也不太了解自己。其實 Man 很害怕這個念頭,不過自己完全明白這刻總會到臨,一切都是時間問題而已。

還是那句,大家的支持,就是繼續做 ManHungTech 的最大動力。

這篇文章寫了十五分鐘,佔用 Man 睡眠時間的一小部分,可能自己太喜歡寫文吧。

廣告

對「[Man吹水台]收費文章是不顧現實的想法」的一則回應

Add yours

  1. -可以試下整個PayPal donations,免費project如Linux Mint都是主要靠donations
    -有時不是經營網站的成本/sunk cost去𢖍量,而是意義和歷史價值。Symbian沒落多年,AllAboutSymbian.com的創辦人仍然不計成本去維持,當然創辦人過身就難說。另一個例子是www.sonyclie.org 按: Sony Clie可是那時最IN最時髦的PDA (Sony的工業設計領先當時其它廠商、且有自家Atrac、Memory Stick、Hi-Res+技術)
    -望你能為ManHung.tech找到獨一無二的存在意義和定位
    (這個迴響不用回覆也不用公開、閱後請刪除,謝謝花時間閱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