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黎小田,從麗的時代說起

著名音樂作曲家黎小田昨日離世,實為香港樂壇一大損失,希望黎先生一路好走。

Man 最喜歡的歌曲,大多數都是黎小田作曲,因為 Man 對麗的電視劇歌曲情有獨鍾,應該說自己對懷舊金曲的興趣,由這些主題曲、插曲培養而成,而麗的電視台的最佳組合,一定是黎小田、盧國沾,一曲一詞,還有編曲的奧金寶。Man 是個九十後,大學生一名,麗的光輝時代與我相距甚遠,理論上風馬牛不相及。話說中三該年一位朋友介紹我聽一些經典歌曲,印象最深刻的是葉振棠的戲劇人生,漸漸對葉振棠、關正傑兩位歌手產生興趣,上 Youtube 尋寶,好歌一首接一首。後來亞視推出一個名為歲月留聲的重播台,Man 放學回家便追看這些七、八十年代的經典劇集,變色龍、新變色龍、鱷魚淚、天蠶變、大地恩情、金山夢、大內群英等等,當年的劇集歌曲首首好聽,結果這些歌曲就變成 Man 喜愛的音樂,聽歌的口味就如此形成。

去年二月,環球唱片推出黎小田作品專輯,連同群星演唱會,一時掀起一股小田熱潮,多首經典作品集體回憶琅琅上口。Man 當時有機會寫了兩篇文章介紹該專輯,只可惜篇幅有限,加上寫得有點急,未能一一詳細介紹,確有不足。

 

黎小田在1975年加入麗的,1978年與盧國沾第一次合作,當年盧還在廣告公司工作,兩人創作了變色龍的主題曲,由關正傑主唱,自此產生了黎小田、盧國沾這個經典配搭,曲與詞皆深入民心 (大家都會記得天蠶變的前奏,還有獨自在山坡一句),與無線的煇黃配匹敵。關正傑推出了一張同名專輯,由日資的皇聲唱片發行,開啟了與麗的固定合作的關係。之後黎小田、盧國沾寫了多首主題曲給關正傑主唱,1979年因天蠶變、天龍訣兩套劇集產生兩張白金唱片,插曲殘夢 (余安安與白彪雪地一幕最為經典) 大受歡迎,另一首插曲換到千般恨則捧紅了柳影虹,可見電視劇歌曲的威力。1980年千帆並舉,大地恩情一劇令無線腰斬輪流轉 (改為星期六播放),而關正傑主唱的主題曲同樣大受歡迎,至今家傳戶曉,可見麗的上下一心奮戰,幾乎扭轉二台命運。

黎小田為麗的用心物色合適的歌手,而他的創作往往成功捧紅這些歌手。由於麗的處於弱勢,1988年佳視結業,從尾二變成第尾,當時最紅的歌手都效力無線,例如鄭少秋、羅文,又怎會過檔麗的呢? 因此黎小田要四處物色歌手唱主題曲,而他往往喜歡找一些唱英文歌出身的歌手,例如葉振棠、李龍基、曾路得等等,而他選人具相當慧眼,絕不馬虎,曾經在試音後否決電視台讓某些女演員主唱的建議。上述歌手都能夠唱好他所創作,而這些歌曲亦令歌手成名。劇集與歌曲之間,互相影響,Man 曾經寫過:

在70年代尾至80年代初,電視劇與主題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息息相關,為香港的電視業、樂壇帶來不少貢獻。Man 認為,好的電視劇可以吸引大量觀眾追看,順便帶紅主題曲、插曲,晚晚播放,容易上口。

 

葉振棠有戲劇人生、浮生六刧、大內群英、太極張三豐、找不著藉口等,李龍基就有浣花洗劍錄、巨星、怒劍鳴。至於張國榮,黎小田一直有捧他,張國榮唱過追族 (角色多到數不清)、情人箭之主題曲,在娛樂圈打滾數年,卻未能成功走紅,雖說略有名氣,偏偏未能登上一線。也許他初出道時期歌聲幼嫩,未有個人特色,而葉振棠、關正傑、李龍基本身唱了多年歌、夾了多年 band,功力不言而喻。有人認為張國榮出道後打滾多年未能成功,歸因於張國榮參加麗的比賽出道,較難獲得注意,不過 Man 認為每人各有命運,馬敏兒是麗的花旦,知名度不比無線的演員差。其後,黎小田帶同張國榮過檔華星,一直沒有放棄發展張國榮的事業,去到1984年,黎小田帶小虎隊往東京參加東京音樂節 (參賽歌曲為忍著淚說goodbye),聽到 Monica 一曲,便認為此曲適合張國榮,回港後製作粵語版,結果令張國榮脫胎換骨,獲得全港注意,事業進入全新境界。Monica 為張國榮打開快歌路線,第二年就有少女心事承接。張國榮的演藝事業,某程度上與黎小田息息相關,亦打開日本改編歌的公式,張國榮其後的改編作品同樣風行全港,如風繼續吹、有誰共鳴等等。

在千帆並舉的同時,麗的亦推出青春劇攻勢,主打年輕學生的市場。黎小田因而創作了多首青春劇的主題曲、插曲,例如驟雨中的陽光、甜甜廿四味、IQ成熟時、風箏、青春三重奏、相愛復何求等等,其中起用一些唱開民歌的歌手,例如盧業瑂。青春劇的歌曲,曲風與之前的主題曲有很大分別,並非大俠劇、社會劇歌曲,變得輕鬆、活潑、自然,帶一股清新的氣息,IQ成熟時、甜甜廿四味最能代表之。由此可見黎小田作曲方面的靈活多變,善於不同題材,因應劇集主題設計合適的旋律。

雖然麗的一直處於弱勢,但黎小田、盧國沾這對拍檔迎難而上,創作多首經典作品,入屋程度不亞於無線,這種奮鬥的精神值得欣賞。當年還未到情歌泛濫的時期,他們二人所創作的主題曲,往往並非情歌,反而有不少刻劃出社會世態人寰的作品,以寫實為主。情歌通常留作插曲,呼應劇中男女感情戲分,如此分布恰到好處。在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中,香港處於電視撈飯的熱潮,甚至有夜晚街上無人的說法,可見電視劇的流行程度。整個行業百花齊放,題材多元,作為副產品的主題曲、插曲乘著這股熱潮深入民心,每晚播放,因此不少歌手因而走紅。此外,中國當局一直對香港的娛樂,去到

黎小田在1982年轉到無線旗下的華星唱片,出任監製,同時開始為無線創作劇集歌曲,然而 Man 對那個時期的創作沒有甚麼感覺,總是不如麗的時期的作品,也許有先入為主的主見吧。然而那個時期也有一些動聽的作品,正如問誰領風騷、愛是無奈、飛躍舞台。

想寫的實在太多,不過精力有限,只好先告一段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以下文章:

 

黎小田作品專輯:

[Man論碟]小田製樂 黎小田特強流行經典五十 (上)

[Man論碟]小田製樂 黎小田特強流行經典五十 (下)

 

關正傑:

[Man淺談舊碟]環球經典禮讚之關正傑: 天蠶變

[Man淺談舊碟]環球經典禮讚之關正傑: 天龍訣

[Man淺談舊碟]環球經典禮讚之關正傑: 人在江湖

[好歌分享]殘夢

 

葉振棠:

[Man淺談舊碟]浮生六劫

[Man淺談舊碟]大俠霍元甲

[Man淺談舊碟]太極張三豐

[好歌分享]戲劇人生

 

電視劇主題曲專題:

淺談舊電視劇主題曲 (上)

淺談舊電視劇主題曲 (下)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