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沒有寫葉振棠的分享,近來發現其永恆唱片時期較少人提及,網絡資訊不多,不如讓 Man 慢慢以文字填補這個缺口。葉振棠於1985年加入永恆唱片,先後推出三張專輯,雖然人氣未如 EMI 時期,但不乏耐聽出色的歌曲,例如愛是無奈、心中的血、酒場等主打作品,亦有光陰的痕跡、休止符、愛的缺陷等 side track 小品。
論葉振棠的音樂發展,永恆時期的他致力求變,勇於適應八十年代中掀起的日本流行曲潮流,甚至挑戰節拍強勁的流行舞曲,從歐美改編歌轉戰日本改編作品,為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棠哥開始嘗試填詞,演繹效果更為感人。若要找一首歌代表這兩大特色,非春蕾莫屬。
春蕾收錄於1986年專輯全新接觸,改編自谷村新司的儚きは,由葉振棠親自填詞,鮑比達編曲。八十年代的香港樂壇,唱作人谷村新司、玉置浩二的音樂最常被改編,甚至不時出現雙胞胎、多胞胎之情況,可見日本流行曲對香港之影響力。春蕾如是,另一改編版本為張國榮的有誰共鳴,後者由小美填詞,獲得該年十大勁歌金曲。因此,葉振棠的春蕾難免被比下去,也許一曲不能藏二虎,多年後大部分人只知道有誰共鳴,卻忘記了春蕾這首滄海遺珠。
歌詞如下:
望見野花鮮艷,心開朗,彩色春天
綠野百花爭艷,心中想,想她千百遍
她可記起那天吻別互期望,望能在這春天再相見
仿似是,是那春風輕呼你,莫忘共知己留下的諾言
若然是我心意是兩通,定能在此刻喜相見
是她的心可比喻,鮮花裡幽香一片
是我的心將她念,春雨裡叫她千百遍
她可記起那天吻別互期望,望能在這春天再相見
仿似是,是這聲音催促你,莫忘共知己留下的誓言
若然是我心意,天你亦會知,為何仍未許她相見
春蕾屬言情小品,歌唱及編曲風格比有誰共鳴輕快,少了一份沉重的感覺。有誰共鳴抒發一股醞釀多時的憂鬱,反映出歌者飽經歷練的心聲,春蕾流露的是年輕人為情所困的苦惱。即使葉振棠正職非專業填詞人,但春蕾歌詞質素未讓人失望,帶有青春單純的韻味。
歌詞先點題介紹春天景色,一片欣欣向榮,再睹花思人,引入感情主題。歌詞以時間對比反映出主角的落魄失望,去年春天與她一同賞花遊玩,今年春天則獨自舊地重遊,郊外野花再次爭妍鬥麗,桃花依舊笑春風,只可惜人面不知何處去,觸景自然傷情。
當初誓言既成泡影,對恨的著墨經已太多,再道也教人生厭,故葉振棠參考情歌常見套路,下一步由恨轉癡,流露對女生念念不忘之執著,仍未死心偏偏幻想有日相見。癡情的人最可憐之處,不在於固執與痛苦,卻是對方從未領會接受其心意,「春雨裡叫她千百遍」也是徒勞無功。
誠然歌詞有一美中不足,春蕾應指春天含苞待放的花蕾,然而歌詞卻道百花盛放爭艷,似乎未能準確貼題,算是瑕疵。不過,若借花比喻一段感情,歌詞所述之舊情永遠停留於花蕾狀態,始終未能開花結果,藉此與原野百花綻放成對比,烘托出主角之心酸,如此解說也說得通。盧國沾老師為張德蘭所寫的情若無花不結果,同樣借花表達有緣無份的感情,這正是 Man 靈感的來源。
由此可見,葉振棠算是全能的音樂人,真正原因並非多才多藝,應該是敢學敢試。棠哥早年彈結他、夾 band 唱英文歌,更遠赴歐洲開演唱會,1979年開始唱粵語歌,後以電視劇主題曲成名,八十年代中期身兼填詞,再組樂隊。他後來醉心研究錄音技術,更開設錄音室,近年的專輯全由他親自錄音、監制,足證其對音樂之熱誠,永不言休。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