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兩個誤解

初冬已至,上星期與朋友去快餐店食火鍋,每人一爐,得知配料半價,故另點一份午餐肉。Man 多年以來都喜歡相約好友食火鍋,價錢相宜之餘,當中其樂無窮,親自享受明火煮食之樂趣,有湯有菜有肉固然飽腹,蒸氣沸騰之中談天說地,分享彼此近況瑣事,不匆不趕。Man 一向非常討厭某些餐廳,速速食完便被執檯清場,掃興至極。

當晚食過火鍋後仍有意猶未盡之感,不如小斟一杯,輕言一句轉場就有共識,走到大學時期常到的酒吧。這家附設酒吧的餐廳曾是 Man 的至愛,原因在於菲藉酒保調酒技藝高超,亦熟悉每位老顧客的喜好,不知不覺成為常客。記得以前天地堂的空檔時間,往往正值 Happy Hour 時段,多款餐酒、啤酒、雞尾酒劃一收費,不時跟兩三位朋友飲杯吹水,消費比買杯外賣咖啡還要便宜。年初這位調酒師轉到大嶼山南部的餐廳工作,還是間中前往探望聚舊,該處清幽得可比世外桃源,幸得遠離塵世之樂土。接任的大叔似乎對 cocktail 不甚了解,最近得知又換了人,調酒功力不俗,所以再次回到這家餐廳做常客,畢竟對環境有一份感情。

 

舉杯暢飲,言談之間,談及到對知己的看法。Man 總認為世界上沒有真正或完美的知己,畢竟每個人都是不同獨立個體,思想與價值觀本是複雜而抽象,豈能透徹了解對方內心的所有想法? 若有人明白及認同部分的你,經已值得慶祝一番,算是半個知己。完全認同你的,九成九都是有意奉承迎合的投其所好之輩,切記小心警惕。

論到此處,有兩件事一直耿耿於懷。

不少人從平日社交媒體的分享以為 Man 為人灑脫,個人好chill,生活沒太多壓力,懂得享受人生。無可否認,網上所呈現的自己,往往只能反映本人生活的10%,根本不可與真正的人生畫上等號。然而背後面對的煩惱與壓力,又怎會與大眾分享呢? Man 不時指出,社交媒體只是無聊消遣的玩意,走馬看花式瀏覽便可,記得 ManHungTech 的 Facebook Page 及 Instagram 除外。

另一個誤解,有時與讀者、網友交流,才發現原來 Man 予人博學多才之印象。事實並非如此,現實之中不足之處甚多,能力非常有限,很多事情皆不擅長、不拿手,真正了解 Man 的朋友就會明白。受到褒獎固然欣喜,隨即意識到被人高估,事實上有苦自己知,內心不安因此而生。

由此可見,別人所認識的自己,往往與真實的自己有所出入。

若然有日遇到一個人,能夠與君高歌一曲<<忘盡心中情>>,再傾情合唱<<襌院鐘聲>>,手舞足蹈,互相忘我投入,也是幸福的一種。盡興之際,其他客觀因素統統拋諸腦後,因為所謂客觀,都是人類合理化自己主觀想法所加的標籤而已,何足掛齒。

 

延伸閱讀:

[隨筆]雞尾酒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