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轉型

不願跟隨既有框架無疑是 Man 一向的作風,YouTube 一直被視為影片平台,取替過往的文字與圖片兩大分享媒介。一段時間之前發現 YouTube 的 Community 功能提供文字、影像發布,甚至可以加入網站文章的連結,變相直接向 YouTube 的訂閱用戶推廣最新文章,從而增加網站流量與知名度,達到兩者雙得益彰之成效。最近則進一步挑戰平台的定型,嘗試分享長篇大論的文章,觀察觀眾反應,情況就如入茶樓食牛扒一樣。

五日前的分享文,在 YouTube 得到二十多個讚好,證明影片平台也存在空間發展文字內容。因受眾有別,故稍作修改增減,在此與各位分享。

 

話說兩星期前無意中見到一段 YouTube 影片,標題實在太 eye catching。

二十分鐘,個人真人真事清談分享,沒有字幕,全神貫注逐字逐句收聽,對網片的耐性達史無前例水平。

講者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說話條理清晰,情理俱備,四個字形容影片: 發人深省。收看後兩天仍在消化,思索良久還未反應過來,寫完 Nokia T20 評測之後一直處於深思狀態,答應某網站的稿件仍未動筆。

今晚不如談談轉型。

回首過去十年,自己的寫作經歷過多次轉型。廠商由 Nokia 轉到 Microsoft,再到 HMD Global,甚至準備加入更多 Google Pixel 文章;作業系統歷遍 Symbian、Windows Phone、Android;媒介涵蓋網站、Instagram、YouTube,或可說成文字、影像、影片。十載歲月,不斷改變,不斷探索,不斷求新,自己亦從中練成一身(半桶水)技能,幸得大家多年來的不離不棄。

以上的轉型,大多屬順應潮流,因應趨勢變遷而作出轉變,保持競爭力。

業餘興趣的搞作,要轉型倒是容易,畢竟沒有太大負擔與成本,不太受現實所約束,往往可以隨心所欲,需要的只有創意與精力。保持創意的思維非常重要,Man 著重新意,不時嘗試加入新元素,老讀者、老聽眾應該明瞭。

該影片所談及的,卻是人生的轉型,情況完全相反。放棄過往的一切重新開始,承認過去的錯誤,再突然猛力轉身貌似瀟灑不羈,偏偏面對不少問題與困難,絕對不易,更未必得到旁人理解,因此需要莫大的勇氣與決心。至於轉型背後之原因,相信每人故事各有不同,亦各有苦衷,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冷言冷語一笑置之就好。

從分享者的分析中學會到,轉型的前提莫非判斷決定轉型之原因,了解目前處境的困難,研究碰壁之根源所在,再考慮自己能力能否在合理時間解決,過程中必須保持對自己真誠坦白,切勿過分執著過往付出。若然得出沒有把握的結論,又清楚明白這是沒可能的任務,那就無謂再浪費時間與精神了,否則日後回頭更難。

人生之中沒有時間是白費的,有時候時間不會直接教曉你適合甚麼、喜歡甚麼,可能從相反角度告訴你不適合甚麼、不喜歡甚麼,那不妨用排除法去追尋成功。真正的浪費時間,往往是無謂的堅持,將 wilful blindness 發揮到極致,硬著頭皮自欺欺人大多沒有好結果。

 

(圖片以 Nokia Lumia 1020 拍攝)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