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餵魚樂

每次去日本,總會餵魚。有些景點會設自動販賣機售賣魚糧,通常一百至二百日圓就有交易,換來數分鐘的樂趣,算是值得。記得上次在長崎餵魚時被一群鴿子追,幸好有驚無險。至於香港,由於公園不准餵魚,所以每年只好等去日本時才餵吧。

有次同行友人笑 Man 充滿童真,還像個小學生般餵小動物。有時候,餵魚正好用來觀察世態。

 

每次餵魚都選擇遊人不多的景點,若是多人的景點,難以吸引魚的注意,亦有損雅興。

每次撒出魚糧,不用多,手心握著數粒便可。原來只用數粒魚糧,便可吸引大量魚的注意。甫進水面,魚兒爭先恐後奪取食糧,水花四濺。當然大部分都得不到,大哥,我只是撒出數粒而已,僧多粥少正是如此。再向另一方向撒出魚糧,又是一場廝殺,此乃弱肉強食之景況。只需少量魚糧,就可觀賞一場大戰,好不快哉。

若以魚觀人,就會發現社會正是一個魚池。世人會為利益得失絞盡腦汁,甚至不擇手段,鬥到你死我活。魚的鬥爭只有肢體衝突,人卻玩弄手段、計謀,其實比魚還要恐怖。

有數套麗的電視劇把這種社會狀況描述得淋漓盡致,正如1978年的<<變色龍>>、1979年的<<新變色龍>>、<<鱷魚淚>>,劇中人物為名為利,互相攻擊,不擇手段。成功者,固然威風無比;失敗者則身敗名裂,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鱷魚淚的呂文駿(潘志文飾),此劇佳作也。

人貪的,不外乎金錢、權力,還有地位。權力、地位人人皆愛,耗盡青春精力,只求向上。利慾薰心源於貪,然而得到後絕不滿足,反而會渴求更多,結果泥足深陷。人本身不會有如斯慾望,但成長後受社會氛圍影響,結果也置身這個濁世。記得電影 TED 的主角原是天真無邪的啤啤熊,成長後學壞了,變成烏煙瘴氣的賤熊,跟當初玩具熊判若兩人。

在塵世中爭名逐利,機關算盡。倘若從遠處觀之,就發現原來世人跟魚一樣,竭盡力氣去爭魚糧,得到的極之渺小,卻花光精力。他日回首,必有無限感嘆。

貪念無限,寄浮生於五光十色的紅塵世界,容易變得迷惘,最後飽遭痛苦、折磨。見如斯苦況,豈不痛哉? 看得透的,少之又少,陶潛算是少數。其他的凡夫俗子,不用做得這麼極端,不把名利得失看得太重便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做人應有的態度。

下次見到 Man 在日本某地餵魚,歡迎跟我打聲招呼。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