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蔡國權狀態大勇,先推出大碟《夢的預言》,收錄 TVB 劇集主題曲原因,還有翻唱為其他歌手創作的作品。後推出精選CD,年尾推出新曲加精選大碟《蔡國權(人牆)》。同年蔡在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氣勢如虹。
《蔡國權(人牆)》一共收錄十三首歌,包括三首新歌,分別為《人牆》、《終結夏日的戀人》、《星夜》,蔡國權曲詞、蔡國權曲、非蔡國權創作各一。精選部分由1985年的大碟《風中暖流》開始收錄,沒有選錄早期作品。相信值得留意的是專輯收錄兩首來自1986年細碟《燃亮的火炬》的作品,該 EP 為蔡國權唯一一張 EP。
新歌《人牆》由蔡國權作曲,向雪懷填詞。風格屬蔡國權拿手的中式流行曲,全曲由古箏貫穿,令節奏鮮明,而前奏編曲協調甚佳,感覺優雅。歌詞自言不願隨波逐浪,要突破自己,起跌多次依然要再試,帶兩分孤高之感。曲風與早期作品《寒傲似冰》、《不裝飾你的夢》類近,但《人牆》略欠特色,不算吸引。
另一首新歌《終結夏日的戀人》,放在《人牆》之後。由先前的優雅文靜的慢歌,變成節拍強勁的快歌,成鮮明對比,完全兩回事。《終結夏日的戀人》改編自日文歌《指環が泣いた》,陳少琪填詞。曲風充滿八十年代中日本流行曲的色彩,偏 Disco 式跳舞歌,感覺新鮮。歌詞更以日本作背景,更具東洋味。個人認為《終結夏日的戀人》比過去兩年的快歌突出,完全不「蔡國權」,驚喜極大,成功走出框框。
第三首新歌《星夜》由蔡國權作曲、填詞,由獨望星空引起回憶,回想過去與好友欣賞星夜的情況,感慨光陰飛快。Man 喜歡其錄音效果,層次感強,副歌的和音處理得宜,mix 出一種雄渾的味道。
《誰最愛你》為一首輕快的直白式情歌,原收錄於1985年的《風中暖流》,向雪懷填詞,原曲為玉置浩二的作品,由他作曲。Man 近半年喜歡聽玉置浩二的歌曲,所以第一次聽此曲的時候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之後發現原曲是《悲しみにさよなら》。中文歌詞與日文原曲有別,向雪懷寫出情碎夢醒的昏迷,明知被負心人玩弄感情,卻依然最愛對方,沒法死心。開首已見一股自我情感的矛盾拉扯,明白現實卻不能接受現實:
始終不可以詐作不知,始終不可以從頭開始
我的心底還是不竟有愛意,我永遠也是甘心的等你
除此之外,副歌再次突出這種內心矛盾,從而突出對某人的癡心:
(我知) 始終不可以與你一起,始終不可以對你心死
人是清醒,還是畢竟太愛你
為何如此情深? 答案就在歌名: 誰最愛你。
此專輯亦選錄風中暖流內的《不裝飾你的夢》,此為 Man 最喜愛的蔡國權作品之一 (另一首為《寒傲似冰》),是編曲優美的中式小調流行曲,曲風、唱腔帶蔡國權早期的典型風格。蔡國權作曲、鄭國江填詞,開首已經聽到蔡國權高音虛聲,去到副歌更為明顯,明亮且婉約,這種唱法是此曲的招牌之處。歌詞間接寫出詞人的愛,以及因愛產生的痛心與無奈。「寧任我的心在長期地痛,亦不想給你撫弄」 突出愛與痛的交纏,最後一句「曾為你獻出的點點真愛,在空氣內流動」則寫出付出過後卻一無所得的無奈,以嘆息作結。
專輯同時再推同年另一大碟《夢的預言》的新歌,包括《用手走路》、《原因》、《夢的預言》,前兩首都是當年的派台歌,原因更是 TVB 劇集的主題曲,可惜反應一般。至於前一年推出的歌曲,就有《愛的獨白》、《堆夢》。這兩年的風格相近,嘗試走出八十年代初的歌路,開始求變。不過這些變化尚未成熟,但見到蔡國權的努力。個人認為要等到1988年的大碟《投向未來》才有脫胎換骨之感。
總括而言,第一次聽這張專輯時,感覺偏怪,可能收錄了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類型分別大,所以有不連貫之感。然而歌曲平均水準尚算高,有歷年主打歌壓陣,例如《不裝飾你的夢》、《愛的獨白》、《風中暖流》、《原因》等,因此此專輯的耐聽度甚高。最後,專輯封面設計斯文,富藝術感,與同年的《夢的預言》的封面呼應。前者中蔡正在作曲,旁邊放支結他;後者有鋼琴,同樣與音樂有關。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