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林振強(一): 情境入情之傻女與絕對空虛

序: 上學年修讀了一科粵語流行曲歌詞的課程,要交兩篇短論文,還要做一個個人 presentation。巧合地,所有的短論文、presentation 皆以林振強的作品為主題,同學大多愛講林夕、黃偉文,看來 Man 算是另類人物,幸好成績令人滿意。Man 一向喜歡林振強的歌詞,另一位就是盧國沾。學期完結後,這兩篇功課就被遺棄在電腦某個角落,昨日突然產生在網上發表的想法,先修改後發布,變成懷念林振強系列。內容及寫法與過往的[Man淺談舊碟]、[好歌分享]有別,沒有提及歌手、唱片等與課程無關的背景資料,同時加入一些課程提及的內容、用詞 (例如意象),亦要符合論文題目。

傻女絕對空虛,都是 Man 喜愛的歌曲,早在2017年寫過。如果用兩篇舊文來交功課,一來過不到 Turnitin,二來不符 Man 不用舊稿交功課的原則,所以重新寫過,把兩首歌一同討論,不消半日時間就完成初稿。兩首歌皆為林振強的名作,也是演唱者的代表作。兩首同樣講失戀,林振強愛用電影鏡頭入題,善用場景描寫、氣氛塑造來帶出主題。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記得絕對空虛的夜店角落,以及傻女的毛衣,還有陳慧嫻唱到最後的聲。絕對空虛所反映的,是自欺欺人的思念之情;傻女帶出的,就是念念不忘的癡情,也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悲哀。

下一篇就會討論笛子姑娘、夢之洞、月亮神。

 

粵語流行曲具備文學特性,言情言志皆可,寫作手法變化多端,創意無限。

本文以林振強為例,舉其兩首作品絕對空虛及傻女為例,分析其寫作技巧和表達情感的手法,從而說明粵語歌詞具文學的特性,可歸入文學一種。本文以文本分析、歌詞細讀為主。

 

塑造情景,從中入情

所有情歌都談論感情,但表達情感的手法多變。除了直白式情歌外,詞人還可用不同手法入情,林振強善於仿電影情境的手法來塑造氣氛,從而融情入景,引入該抒情部分,令作品更加感人。絕對空虛及傻女皆以場景描寫開首。

先論絕對空虛,「夜店一個角落裡」以夜店為背景,畫面即時出現,卻未知歌詞的主旨。因何事在夜店? 可能因失戀借酒消愁,也可能到夜店尋歡,兩者差別極大。因此,下一句「獨坐以黑暗作伴侶」進一步描寫情景,帶出主角孤獨一人,交代失戀,又反映苦悶的心境。此句與李白「對影成三人」有異曲同工之妙,間接交代孤單的苦況,來個自我安慰。鏡頭突然一轉,寫附近一對年輕愛侶,觸景傷情。這對情侶具諷刺對比之效,一來凸顯主角的孤單寂寞,二來為後來的心碎作伏筆。

由此可見,林振強透過描寫夜店情景來帶出失戀的背景,沒有用過半個與失戀有關的字眼,再藉此塑造氣氛,為副歌的抒情加強感染力。同時,主歌的情景描寫並非胡亂堆放,其實有層次遞進,由整家夜店寫到某一張檯,當中的孤獨失意因此由淺入深,由孤單獨坐到受刺激心碎,可證場景編排的心思。

傻女亦運用仿電影鏡頭的手法來開首,同樣寫失戀,同樣由整體氣氛到某個角落,不過描寫篇幅比絕對空虛的少。「這夜我又再獨對,夜半無人的空氣」,獨、夜半、無人三組字詞塑造冰冷的情景,襯托主角失戀孤單落寞的心情。之後主角穿起毛衣懷念舊情人,進入虛幻。冷清的現實與溫暖的幻想成一個鮮明對比,這句情景描寫不限於交代失戀、製造情景,還與最後一句「你縱是未明白仍夜深一人,穿起你那無言毛衣當跟你貼近」作呼應,把情景融入反問,突出傻女的癡情。這種含蓄的首尾呼應非常動人,同是文學寫作的手法之一。

 

妙用意象,創意無限

文學一向充滿想像空間,意象正是一例。古人喜用植物代表自己的志趣,如陶潛愛菊。意象可反映心中所思所感,借事物的特點表達某訊息,故有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等手法,歌詞同樣可用意象。

意象運用不限於利用事物表面特徵來說明道理及意義 (例如詠梅、紅棉)。絕對空虛、傻女正屬例外,把感情投射在物件,睹物思人。

林夕把意象分為新和深兩種,前者富觀察力,後者富洞察力。舊情人的毛衣 (傻女) 及夜店播放的歌曲 (絕對空虛) 可說是新。此外,其中一種手法為使用中心意象貫穿全篇,以凸顯主題,傻女正屬一例,用毛衣貫穿歌詞;絕對空虛並非此類,副歌還是直白式發洩。詞人不應只用某類手法,才見作品多元化。

傻女以毛衣入題,為中心意象,串聯全歌脈絡,全歌圍繞毛衣抒情。然而林振強不借毛衣的表面特徵,卻利用其獨特之處發揮,因為這是舊情人的毛衣,對主角有特別意義。因此毛衣代表舊情人,穿起毛衣,令主角幻想回到從前,「准許我這夜做舊角色」、「重飾演某段美麗故事人」,再次與舊情人一起。如果不寫毛衣,一開始直接抒情,感染力必定大減。

林振強沒有在此停步,反而順勢描寫毛衣,加入動作、感官描寫,加強它對主角的意義,嘗試令聽眾感受到當中的感情,有助感受副歌。

讓毛造長袖不經意地,抱著我靜看天地
讓唇在無味的衣領上,笑說最愛你的氣味

 

林振強把意象延伸,順勢加入更多意義,融入更多感情。長袖被聯想成舊情人的雙手,並加入抱起動作;衣領被幻想成帶有舊情人的氣味。這兩組意象延伸寫出傻女的幻想,有兩個作用,一是先承前詞,深入塑造舊毛衣的獨特之處和帶有的感情;二是間接反映傻女的癡情,因深愛對方才有如此幻想。若論詞人幻想,林振強把毛衣化作穿梭現實和虛幻的橋樑,穿上毛衣後,從孤單的現實進入回憶中的虛幻。一物多用,可見其心思之精妙。

絕對空虛的開首運用夜店、角落、黑暗、年輕愛侶代表主角的孤單落魄,發洩失戀的苦悶,惟不足以提升至副歌的澎拜式發洩。文學作品有起承轉合之鋪排,往往需要轉捩點,方能引入高潮。絕對空虛並不例外,「夜店此際正在播,舊日你喜歡哼的歌」,結果這首歌曲令主角回憶往事。此意象運用與傻女的毛衣有共通之處,兩者皆與舊情人有關,順理成章地從中想起舊情人,換來情緒起伏,再次喚起心痛之處。

簡言之,林振強用毛衣、歌曲來代表舊情人,兩首歌曲的意象運用如出一轍,不借事物之表面特徵發揮,卻簡單直接與舊情人拉上關係,手法具文學特性。

 

情感矛盾,內心拉扯

不少寫男女感情的文學作品充滿情感矛盾、拉扯,寫出感情的掙扎講求功力。林振強在運用意象、塑造情景的同時,不忘加入情感矛盾,當中以絕對空虛最為明顯。

盧國沾的找不著藉口寫兩人之間的互相拉扯,但林振強的絕對空虛和傻女就展現自我內心的情感矛盾,嘗試用隱藏、說謊等方式去表達內心的矛盾,一時說愛但一時說不愛。

絕對空虛的副歌充分表現出這份矛盾,先提及「仍然是愛你」,「甚至愛你是永沒年期」,足見主角失戀後依然深愛對方。然而歌詞最後一句卻提到「永不想你」,突然推翻前面的癡情,如人格分裂。這種放下與放不下的困擾、矛盾,正好反映內心角力,帶一股戲劇性張力,具體地刻畫出失戀的痛苦。另一首林振強的作品酒場 (葉振棠主唱),同樣利用矛盾式內心獨白來刻畫失戀感受。

傻女的矛盾處在於主角一時明白現實,深知愛人已經離去;一時完全拋去現實,幻想回到過去。「我恨我共你是套,現已完場的好戲」,反映主角清楚知道現實,但其餘歌詞表達主角不顧現實的癡情。另外,幻想部分寫得真實,如「將肌膚緊貼你」,完全投入虛幻世界。不過多次強調飾演、假裝,仿似明白到一切都是幻想。到底主角是否明白真相? 內心情感複雜矛盾,旁人無法掌握,林振強利用這種矛盾道出傻女的癡情。

 

總結

文學的特點甚多,因篇幅所限,上文只能列舉少部分,但已見到歌詞具一定文學欣賞價值。大家若放下粵語流行曲等於商品的看法,不難發現優秀之詞作可用文學欣賞的手法賞析。

 

延伸閱讀:

懷念林振強(二): 三首懷念妹妹的另類情歌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