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更快更新: Nokia G50 評測 (上)

踏入2021年下半年,各大廠商努力推出多款平價 5G 智能手機,為預算有限的買家帶來極速網絡體驗,享受跨世代網絡升級的好處。HMD Global 似乎對 5G 以外有進一步追求,銳意研發一部不止於 5G 的實惠產品。最新上市的 Nokia G50 以精良外觀設計為基礎,著重效能、網絡、電量三大範疇,並且堅守更新承諾,勢要從平庸的廉價貨之中突圍而出,不淪為毫無特色之三流貨色,到底 Nokia G50 實際使用體驗如何呢?

看過 Nokia G50 開箱文夜拍測試之後,相信大家都對這部二千餘元的中低階機有一定認識。事不宜遲,評測文開始!

建議文章: 平凡中見不平凡: Nokia G50、Nokia X10、Nokia G20 規格分析及比較更大更快更新: Nokia G50 評測 (下)

 

北歐設計勝人一籌

外觀絕對屬 Nokia G50 一大特色,設計、工藝皆見心思,領先其他品牌的低階機,樂見 HMD Global 未有因檔次而放棄 Nokia Mobile 引以為傲的北歐風格。藍色配色靈感源自北歐的潔淨海洋,再加入與 Nokia 8.3 5G 相近的多重拋光鍍膜工序,因此能夠於不同角度下帶來漸變折射光線效果,表面的磨砂打磨則讓外觀顯得低調穩重。整體效果猶如深海潛水探索,眼前光影隨光線角度改變,令人愛不惜手之餘,亦顯出用家品味。

值得留意,Nokia G50 外型相對修長 (聽說男士都愛修長的事物),所以機身偏長,可能在褲袋外露,而闊度比 Nokia X10、Nokia X20 有所改善,個人認為握感亦隨之進步,容易一手握實。原因在於使用 20.5:9 螢幕比例,接近 Sony Xperia 的 21:9,螢幕比例這回事一向都是見仁見智。

然而 Nokia G50 的體積、重量仍有進步空間,8.85mm厚度屬於偏厚級數,相機模組相對凸出,220g 重量與 Nokia X20 相同,坦言屬大牛龜外型。無奈 Man 認為前者手感較為笨重,重量分布不及 Nokia X20 平均。除此之外,螢幕邊框下方偏粗,似乎未能追上時代的進步。

至於造工,邊框與螢幕、機殼貼合度合格,電源鍵沒有刮手問題,具大廠應有水準。然而 Man 認為螢幕玻璃四角與邊框之間的處理欠佳,摸時會感到過分硬實,稍為用力都會換來微痛。

 

效能符合期望,輕鬆應付日常用途

Nokia G50 選用 Qualcomm Snapdragon 480 處理器,香港版本配備 6GB RAM、128GB ROM,記憶體採用 UFS 2.1,讀寫速度大幅拋離平價機常用的 eMMC 5.1,喜見 HMD Global 未有暗中將貨就價。綜上所述,Nokia G50 效能理論上跟 Nokia X10、Nokia XR20 相同,完全勝任此價位產品有餘,Man 對此絕對收貨。HMD 終於將此處理器下放到二千元水平,Man 認為做法合理。

舊文已經分析過 Snapdragon 480 之性能表現,大家應該不感陌生,根據 Man 為 Nokia G50 所做的 Geekbench 5 跑分測試 (見上圖),一如所料 Nokia G50 的 CPU 表現與 Nokia X20、Nokia XR20 相似,正如 Nokia X20 評測文曾經提及:

不如詳細講解 Qualcomm Snapdragon 480 的規格,此八核心處理器採用 Kryo 460 內核、Adreno 619 影像處理晶片。前者與 Snapdragon 675 看齊,後者與進階處理器 Snapdragon 750G 相同,絕非低階零件。論速度,Snapdragon 480 傲視其他同系列的處理器,未明為何高通不把它列為 Snapdragon 600 系列,有助手機廠商推廣。

上述測試結果證明 Snapdragon 480 表現絕不遜色,力壓一堆 Snapdragon 600 系列的處理器,更比得上定位更高的 Snapdragon 700 系列,教人刮目相看。因此大家不用太擔心 Nokia X10 與 Nokia X20 之處理器效能,原來他們所使用的 CPU 是真正的低調高手。

 

由此可見,Nokia G50 效能不見得比其他採用 MTK 處理器的平價 5G 機遜色,加上高通的品牌效應下,Man 對 Nokia G50 競爭力感到樂觀,亦難以找出不足批評。

 

5G + WiFi 6 雙網絡優勢

如標題所言,標價$2198的 Nokia G50 強項在於快,針對上網速度脫胎換骨,兼容最新 5G、WiFi 6 兩大網絡技術,告別陳舊的 4G、WiFi 5,大力提升網絡的下載、上載速度,以及時延表現,雙雙確保家居、辦公室、室外等環境均可享受優秀網絡速度。兩大網絡升級無疑改善各種程式使用體驗,尤其是影片串流、直播、線上遊戲等對網絡有高需求的用途,完全迎合時下年輕人的習慣。其實價錢較高的 Nokia X10、Nokia X20 僅支援 WiFi 5,足證 Nokia G50 優勝之處。

另外,Nokia G50 兼容多達九段 5G 頻譜,除了香港目前常用的 n1、n78,還包括最近完成拍賣的 n5、n28 兩個新 5G 頻段,同時支援 SA、NSA 兩大建網模式,以及 DSS 動態頻譜分享技術,充分體現 HMD 所指的為未來而設的智能手機,一機在手仍可放心應付未來兩、三年網絡升級。

使用 Nokia G50 一段時間後,Man 認為其流動數據、WiFi 連線穩定,未有出現斷線問題。不過 Nokia G50 未具備雙 5G 連線能力,只提供 5G + 4G 模式,需要使用雙 SIM 卡的讀者就要留意。

簡言之,以港幣二千餘元擁有一部兼容 5G、WiFi 6、雙卡雙待的電話,已經說得上非常抵玩。原來 Nokia G50 威力不至於此,甚至可以透過 WiFi hotspot 功能與其他裝置隨時隨地分享 5G 高速網絡,搖身一變成為 5G WiFi 蛋,為心儀女仔隨時提供極速上網一定加分,性價比之高相信無須多加補充。

 

螢幕未如理想

寫到此處,未免感到煩惱,甚至慨嘆,原因在於螢幕優點、缺點兩者同樣明顯,教人又愛又恨。反覆思考一段時間後,還是判斷螢幕弊多於利。自開站以來,ManHungTech 的評測一向以客觀持平為目標,如實呈現手機的好與壞,絕非一味吹捧。

先說優點,HMD 標榜 Nokia G50 擁有 6.82″ 特大螢幕,尺寸為目前 Nokia 智能手機中最大,甚至大過 iPhone 13 Pro Max 的 6.7″。論尺寸,非常適合對追求大螢幕的用家,用來觀看影片、劇集效果倍加舒適。

然而判斷螢幕好壞不可只談尺寸大小,畫質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螢幕越大,解像度對細緻度影響倍加重要。相信出於成本考量,Nokia G50 只配備 720p 螢幕,遜於 Nokia X10 的 1080p 螢幕,結果成為 Nokia G50 最大硬傷,尤其是 5G 網絡可以迅速地串流 1080p 影片,Nokia G50 偏偏受制於螢幕所限無法將 5G 潛能釋放,固然可惜。事實上多年前的二千中價位的 Nokia 電話已經使用 1080p 螢幕,例如 Nokia 7.1、Nokia 7.2,多年過後,要求 Nokia G50 跟隨亦非橫蠻無理,況且有大品牌的平價 5G 機甚至採用 1080p 90Hz 規格,價錢比 Nokia G50 還要便宜。

幸好 Nokia G50 螢幕色彩調較合宜,色調偏向平淡,對比、飽和度適中,整體感覺舒服自然,與一般 AMOLED 味精屏可謂天淵之別。螢幕四周沒有漏光情況,光度大致平均,貼合度合格。

可能受 450 nits 亮度所限,Nokia G50 在陽光下顯示能力只算一般,光線感應器對亮度之控制略嫌遲鈍,導致未能在強光下看得清楚。除上述缺點外,可視角度同樣屬中下水準,從中可知 Nokia G50 螢幕的用料仍有進步空間。

簡單來說,講究螢幕質素的買家,不妨多加四百元考慮轉購 Nokia X10。

 

下一篇評測將詳細探討 Nokia G50 的相機、電池、喇叭,已經打字反應遲鈍的問題。記得 follow 本站的 Instagram (@NokiaClubHongKong),快人一步欣賞 Nokia G50 的攝影作品!

 

七大優點助陣: Nokia G11 Plus 規格比較及分析,一張圖助你選擇

 

歡迎讚好 ManHungTech 的 Facebook 專頁! 如果你喜歡 ManHungTech,歡迎支持本站的營運

延伸閱讀:

更大更快更新: Nokia G50 開箱

情陷夜中環: Nokia G50 夜間攝影及攝錄測試

更大更快更新: Nokia G50 評測 (下)

固若金湯: Nokia XR20 評測 (上)

大件夾抵食: Nokia C20 評測 (上)

大件夾抵食: Nokia C20 評測 (下)

實力遭低估的5G機: Nokia X20 評測 (Love It 篇)

實力遭低估的5G機: Nokia X20 評測 (Trust It 篇)

實力遭低估的5G機: Nokia X20 評測 (Keep It 篇)

持久常新: Nokia G20 評測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