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為大家送上全港第一篇 Nokia T20 開箱文,與大家一同分享 Nokia 品牌回歸平板電腦市場的喜悅,當中興奮難以筆墨形容。過去一周每天都在使用 Nokia T20,目前大致滿意,能夠照顧生活各種需要。
明白到各位可能對原生 Android 平板電腦的介面及功能認識有限,購買前或有所疑慮,所以 Man 決定在評測文推出之前,先推出試玩報告,帶各位了解 Nokia T20 使用體驗,回應常見問題,以及 Man 的初步用後感與評價。Man 本身使用 iPad 多年,希望能夠以 iPad 用家的角度分析 Nokia T20,為 HMD Global 提出建議改善 Nokia 平版電腦。當然,歡迎大家閱讀<<Nokia T20 適合我嗎? 買機前十問十答>>一文,進一步認識 Nokia T20 的特色。
試玩開始之前,大家必須留意 Man 所使用的是 Nokia T20 的 4G LTE 版本,WiFi 版本不備 4G 連線及 GPS 功能。台灣市場暫時未有 4G 版本,敬請留意。
Nokia T20 試玩影片,大家可以預覽其操作介面及流暢性:
原生 Android 有好有壞
先論系統,Nokia T20 預載 Android 11,一如其他 Nokia Android 智能手機,Nokia T20 選用原生 Android 系統 (Pure Android),採用 Google 原裝的介面。廠商接近沒有修改過系統,因此操作體驗跟其他內置廠商自製 ROM 的 Android 平板電腦存在明顯差別。
Pure Android 的好處在於沒有多餘的附加程式及功能,能夠大幅節省儲存空間,同時減輕系統負擔,從而提升平板電腦效能,非常適合 Nokia T20 這類平價低階產品。然而,實際使用體驗之好壞則完全視乎 Google 對 Android 的設計而定,HMD Global 不像其他廠商可以針對平版電腦特性自行設計修改系統軟件,處於被動。
Nokia T20 系統介面、使用方式與原生 Android 智能手機基本上一模一樣,等於「放大了的 Android 電話」,似是問了多啦A夢借放大電筒來放大 Nokia 智能手機,現有 Nokia 用家確實無縫交接,完全不需適應或學習時間。圖片勝於文字,以下為 Nokia T20 系統介面的螢幕截圖:
原生 Android 介面不算複雜,簡潔好用,操作思維簡單直接,要小朋友、老人家學習應該不算太難,不習慣手勢操作可以隨時轉換至傳統三鍵,加上 Android 發展成熟,功能及設定相當齊全。
此外,Nokia T20 預載 Google Play,絕大部分熱門程式都兼容平板電腦尺寸,最令人意外莫過於 Instagram 為 Android 平板電腦提供全螢幕體驗,並非 iPad 般只有小畫面,而實測證實 Nokia T20 可以安裝 Whatsapp。順帶一提,Spotify 平板電腦版本與手機不同,免費用戶都可以自由選歌,無須使用隨機播放,相信為音樂愛好者帶來好消息。
不過「放大了的 Android 電話」反而成為 Nokia T20 不足的來源,原因在於 Google 似乎未有因應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的差異妥善調整 Android 系統。對 Man 這位 iPad 用家而言,未設多手指控制令人煩惱,例如在任意位置返回主畫面莫非為平版電腦用戶的福音,因為礙於平版電腦面積較大,每次要在底部返回主畫面、切換程式的確造成一定不便。另外,Man 建議解鎖畫面的密碼鍵盤位置不妨調到較低位置,方便用家單手直向持機。
除介面設計的未如理想之處,原生 Android 的平板電腦亦不提供一些平版電腦常見或甚應有的功能,尤其是畫面切割 (一開二) 功能、浮動視窗,未克發揮大螢幕之優點,亦不利用家 multi tasking,值得留意。
話雖如此,Nokia T20 的主畫面提供多款小工具,善用畫面空間。另外 Nokia T20 內置畫面錄影功能,輸出畫質達 1080p 全高清級別,可以隨時就學習、工作需要錄製畫面配上錄音解說,十分方便,Man 也找到新方法錄製 ManHungTech 的 YouTube 影片。Google Assistant 為 Nokia T20 注入智能助手,提供廣東話對答,協助處理大小事項,等於 iPad 的 Siri 一樣。
簡言之,在平板電腦運行原生 Android 確實具獨特優勢及吸引力,對低階配置的產品所帶來之效益更是如虎添翼,流暢操作的背後,原生 Android 絕對功不可沒。無奈享受原裝簡潔系統的同時亦要承受一些不足及不便,如上文所言,問題根源出自於 Google,未有針對平板電腦特性改善系統,無可否認 HMD Global 自主程度有限,日後推出中階、高階產品之時就將成為絆腳石,可見 HMD Global 應該要想想辦法。
運作順暢
第二個常見問題就是 Nokia T20 的效能,很多人對 Nokia T20 配備的 Unisoc T610 處理器欠缺信心,包括 Man 在內,畢竟網上資訊有限,心存懷疑固屬人之常情。如以上試玩影片所示,操作非常流暢,反應速度理想,實在令人驚喜。就算是同時開啟數個程式,各程式之間切換快捷迅速,多工處理能力佳,能夠勝任一般日常用途,對低階平板而言,絕對收貨。至於跑分測試,Geekbench 5 測試成績與 Qualcomm Snapdragon 665 接近,讓大家有個參考,上述實測與本站早前的報導相符。
Nokia T20 處理器跑分出爐,Unisoc T610 性能接近 Snapdragon 665
儲存空間充裕
Nokia T20 的香港行貨內設 64GB ROM,開機之後仍有多過 52GB 儲存空間,出廠時系統佔用約 11GB,剩餘空間足以安裝不同 apps。當 Man 下載了多款日用的應用程式後,還錄製了兩段畫面錄影,仍有超過 44.9GB 可用空間,尚算充裕。
當然,需要下載影片的用家,還是建議另購一張 MicroSD 增加容量。
4G 網絡版本夠方便,惟不支援通話
由於 Man 所借用的是 Nokia T20 的 4G 版本,在 WiFi 基礎上增設 4G LTE 網絡,當然要討論是否值得多加數百元升級流動網絡型號。Nokia T20 支援香港各大網絡商目前使用的 4G 頻段,可以放心選擇任意一間的網絡商的月費或儲值卡服務。
以下為 4G 及 WiFi 的測速結果:


4G LTE 版本的好處,在於可以隨時載地使用平板電腦,盡享大螢幕的好處,始終大部分功能與程式都需要網絡連線,四處找尋 WiFi 的確不太方便,而且公共免費 WiFi 可能有安全風險。現時 Man 在車上使用 Nokia T20 瀏覽新聞、使用社交媒體,告別瞪著眼注視電話小螢幕的日子。
需要注意的是,Nokia T20 的 4G 版本只提供流動數據服務,以及 WiFi hotspot 功能,可以與其他裝置分享流動數據,對二千多元的平版電腦可謂物超所值。可是 Nokia T20 跟 iPad 一樣並不支援電話通話、SMS 短訊收發,就算使用的 SIM 卡提供上述兩大功能亦無補於事,在 Nokia T20 安裝 Whatsapp 時候就要使用另一手機來接收驗證 SMS。若果 HMD Global 日後推出定位較高的產品,不妨考慮補回以上功能。
已知問題
每次開機之後,都會發現藍牙會自動開啟,相信是系統 bug,希望日後透過系統更新修復。螢幕光暗控制有點飄忽,欠穩定,未知是否個別問題。
至於安全更新,HMD Global 承諾為 Nokia T20 提供為期三年的每月安全更新。然而 Nokia T20 目前仍停留於今年的八月份安全更新,實在耐人尋味。
本試玩報告暫告一段落,其他事宜就留待評測文才詳細探討吧。
歡迎讚好 ManHungTech 的 Facebook 專頁! 如果你喜歡 ManHungTech,歡迎支持本站的營運。
建議文章:
Nokia T20 充電測試,完全充滿 8200mAh 需要超過五小時
[讀者分享]Nokia T20 Rugged Flip Cover 開箱
Nokia T20 將於香港上市,WiFi、4G 兩版本齊發
[Man觀點]評 Nokia T20: Google 樂見的示範作
延伸閱讀:
實力遭低估的5G機: Nokia X20 評測 (Love It 篇)
實力遭低估的5G機: Nokia X20 評測 (Trust It 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