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 HMD Global 推出兩部 Nokia G 系列、三部 Nokia C 系列,專攻平價市場,平平無奇,一個字悶。當中香港只引入 Nokia G21、Nokia C21 兩款,看來要等到下半年才有較吸引的產品。批評之際,反而想讚香港 HMD 終於重視機身顏色,兩型號各引入兩種顏色,擺脫低階機等於黑色之離譜思維,既然未必事事有得選擇,但起碼可以選擇手機顏色,總算是一點心靈慰藉。
上個月帶來 Nokia C21 開箱文,由於外型設計、大部分規格與去年上市的 Nokia C20 幾乎一模一樣,使用體驗如是。原先以為難以長篇大論發揮一篇評測文,不如改用試玩報告代替,最後寫了三千多字,再三思量之後,還是稱之評測。
建議文章: 戴口罩都用到指紋解鎖: Nokia C21 規格比較及分析
報告開始之前,建議大家先觀看以下試玩影片,了解 Nokia C21 介面及操作:
建議文章:
Android Go 系統,終加入手勢操作
Nokia C21 預載 Android 11 Go Edition,即簡化版 Android 系統,與 Nokia C20 一樣。仔細觀察的話,Nokia C21 靜悄悄地增設手勢操作,終於與主流 iOS 和 Android 接軌,實在令人驚喜,用家可自行選擇傳統三鍵或手勢操作,無須再次適應舊有操作方式。自從全面使用手勢操作之後,Man 對三鍵已感陌生,所以操作 Nokia C21 時感受到無縫交接的方便。透過手勢滑動切換程式大致順暢,不存在畫面卡頓、延遲等問題,值得一讚,一洗對入門智能手機的壞印象。
至於操作介面,還是跟正式的 Android 11 大致相同,除了通知中心每頁只可容納三個快速設定、主畫面無法增設小工具,否則察覺不到其他明顯差異。畫面錄影、夜燈模式、WiFi 分享等進階功能沒有被刪減,可見 Android Go 能夠減輕硬件負擔,同時保留大部分現代智能手機功能,為預算有限的消費者帶來最理想的平衡。主畫面略顯過分簡單,不能顯示日期、時間、天氣,對日常使用帶來不便,無奈之下歸入缺點。
處理器、RAM 原地踏步
對比 Nokia C20,後繼機 Nokia C21 的處理器、RAM 沒有升級,乃美中不足。去年褒揚 Nokia C20 效能良好,一般程式運行大致流暢,反應速度、多工處理合格,數百元價位有如此表現令人滿意,至少不會挑戰用家耐性。測試過後,Nokia C21 表現與 Nokia C20 接近一樣,流暢度難分高下,可滿足日常使用,但絕不能奢望玩大型遊戲。兩者硬件與系統始終不存在差異,得出以上結論固理所當然。可是,兩款產品相隔一年,又加價一百元,即使效能仍能應付大部分程式,Man 認為 Nokia C21 性價比受到影響無可避免,何況消費者大多偏好處理器升級,HMD 誠意似乎值得商榷。
儲存空間翻倍,系統輕盈
內置儲存容量由 16GB 躍升至 32GB,換來更多空間安裝程式及儲存檔案,開機後剩餘空間超過24GB,系統本身佔用5.9GB,而 Nokia G21 系統則佔用15GB,可見 Android Go 系統輕盈簡便。
相機提升至另一層次
去年 Nokia C20 評測文直批其相機不堪入目,並非刻意恨評,卻實在過不了自己那關,只好如實報告,事實上 Nokia C2 評測文也有類似意見。這兩部手機的攝影質素某程度上導致 Man 產生平價電話等於攝影廢之主觀想法,其實兩者鏡頭未如理想原因有二,第一像素過低,第二不支援自動對焦,根本與十多年前的中價 Symbian 手機同一層次,甚至更差。
也許 HMD Global 留意到小編的不滿,今年決定洗心革面,大幅改善 Nokia C21 攝影能力,選用像素較高的鏡頭之餘,更改用現代的自動對焦技術,雙管齊下重新定義平價機種之相機功能。
廢話少說,先看 Nokia C21 800萬像素像素自動對焦鏡頭的攝影樣本:
Man 最喜歡這張,對焦準確,主體細節還遠佳,銳利度適中
西灣河交通方便,四通八達,有渡輪、地下鐵路、電車
正因 HDR 功能不夠強勁,反而營造到另一種意境
Man 認為 Nokia C21 日拍表現合理,清楚明亮,細節保留能力有限乃預料之內,雖有雜訊但不算嚴重,至少好過 Nokia C20、Nokia C2 的朦朧美,絕對是大有進步。對比、飽和度一般,室外攝影偏冷,室內則偏暖,應付日常普通拍攝不成問題。HDR 效果普通,未能如貴價機妥善處理高動態對比,暗處依然很暗,八百多元的電話,還是不應要求太多。
無可否認自動對焦對影像畫質有莫大功勞,尤其是拍攝文字內容,跟過去全幅對焦鏡頭呈天淵之別,以下有兩組 Nokia C21 與 Nokia C20 的攝影比較:
Nokia C21 自動對焦不太靈敏,點擊主體對焦的反應偏慢,約有半秒至一秒遲頓,仍在可接受範圍。就算慢,對焦精準反而令人驚喜,光線充足的環境下,近拍可清晰還原主體。
與此同時,Nokia C21 支援 1080p 全高清攝錄規格,受鏡頭限制,畫面不會非常清晰,未見有影像穩定功能,手震徹底原形畢現。對這個價位的產品而言,已經交足貨有餘。攝錄樣本如下:
指紋解鎖
指紋解鎖是 HMD 所強調的特色,因為之前價格最低的附指紋解鎖 Nokia 智能手機為 Nokia 1.4,當年開價港幣998。今年 Nokia C21 加入指紋解鎖,售港幣898,把指紋解鎖的門檻小降一百元,看似吸引。近年疫情嚴峻,戴著口罩的確難以使用面部解鎖,所以指紋解鎖正是良方,為經常戴口罩的用家帶來莫大方便。Man 認為 Nokia C21 指紋感應器靈敏度佳,相當準繩,沒有遇到任何問題,是用家樂見的實用升級。
可拆式電池,續航力多於一日
Nokia C21 配備 3000mAh 電池,可拆可換的電池設計無疑吸引一些消費者青睞,而電池型號與 Nokia C20 相同。測試證實 Nokia C21 續航力約莫一日有多,用作副機亦無需經常勞神充電,當然使用雙卡雙待就會提高耗電量,Man 對此沒有挑剔。
兩年安全更新保證,每季一次
另外,Nokia C21 擁有兩年安全更新保證,每季一次,早前 Man 就收到三月份的更新。更新頻率固然不可與其他 Nokia 型號的每月安全更新相比,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然而市面上又有甚麼數百元的電話提供定期安全更新確保用家得到最新防護?
總結: 收貨,不過可以做得更好
來到總結,不如直話直說,從外型到硬件,Nokia C21 無非是 Nokia C20 的小改版,HMD Global 直接為舊機注入平穩升級。儲存空間倍增、相機鏡頭雙重提升、指紋解鎖各對實際使用體驗有莫大裨益,加價所得也是用得其所,必定好過中看中不用的無聊升級,印證標題所述的小升級大方便。4G 網絡、雙卡雙待、原生 Android Go 繼續擔當 Nokia C 系列的重要賣點,提供齊全通訊功能,以及大部分智能手機功能,簡言之 Nokia C21 整體質素合格收貨。
Nokia C21 可以進步的地方,還是大致繼承自去年 Nokia C20 的不足,就如 MicroUSB 插孔早就應該轉到 USB Type C,若能加入 NFC 晶片必定大力增加實用性。順帶一提,Nokia C21 隨盒附送的透明膠套沒有刻有 Nokia logo,有望再做好一點,從細節呈現 Nokia 精神。關機充電、雙擊喚醒螢幕也是 Man 期待 HMD Global 加入的功能,進一步完善 Nokia C 系列之競爭力。
令人失望的,莫過於後繼機加價一百元卻未能換來效能升級,實在難以服眾。就算處理器毫無改善,香港 HMD 應考慮銷售 3GB RAM 版本,保證 Nokia C21 價值頓時急升,Man 亦能寫得輕鬆,筆鋒不再刻薄。最後,綜合用過兩部電話的心得,送上購買建議:
- 如果用來打電話、發訊息、使用社交媒體、看影片,Nokia C20 已經夠用,可以節省一百元。
- 如果喜歡指紋解鎖,又需要經常掃描 QR code、拍攝文字內容,則值得考慮買 Nokia C21。
Nokia C21 用後評論暫告一段落,Man 將準備 Nokia G21 評測文,敬請期待。
歡迎讚好 ManHungTech 的 Facebook 專頁! 如果你喜歡 ManHungTech,歡迎支持本站的營運,還有收費 Patreon 頻道。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