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講座]讓平價手機不再糟糕: 淺談 Android Go 系統

一分錢一分貨似乎是大多數人的共識,很多人或因此認為 Android 平價智能手機表現必定糟糕,到底事實是否如此? 有沒有辦法突破硬件限制,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

平日閱讀新手機消息、評測,不難見到 Android Go 的蹤影,到底何謂 Android Go 呢? 本文旨在分析入門智能手機表現未如理想的原因,然後探討 Android Go 如何針對這些問題提升此類手機的使用體驗,為手機廠商帶來解決方案。

 

解說影片:

傳統入門廉價智能手機常見兩大問題: 流暢度、儲存空間

相信大部分人都認定平價智能手機等於又慢又差,效能差勁,運行速度極慢,又容易當機,印象總是負面得教人不敢恭維。無可否認,手機廠商必須將貨就價,數百元貨色的硬件根本沒有可能與數千元的貴價產品相比,結果產生以下兩大問題,硬件限制想像,嚴重拖累整體使用體驗,為用家帶來折磨。

  1. 效能欠佳,日常操作順暢度慘不忍睹,每日訓練用家耐性
  2. 儲存空間不足,無法安裝更多程式、存放更多檔案

再深入一層解釋的話,以下三大硬件造成上述問題:

  1. 處理器、RAM 影響效能及運行速度
  2. 記憶體容量影響可使用空間

由此可見,減輕處理器、RAM 的負擔可以提升手機整體運行速度,令反應更敏捷順暢,同時亦降低儲存空間使用量,以釋放更多儲存空間,讓用家儲存各類型個人檔案。

 

輕量版操作系統的原理

入門機等於質素差,或香港人所謂平價無好貨,難免過分消極,世上總是無難事。科技企業應該從問題根源入手,嘗試從多角度改善,盡量提升硬件能夠發揮的潛力,為預算有限的消費者帶來良好智能手機體驗,起碼足以應付日常基本用途,突破規格限制,實現廉價產品不再糟糕之目標。

若要改善智能手機效能、提升可用儲存空間,可由兩大角度入手: 硬件、軟件

受現實所現,平價電話因成本考量無法提供更優秀的硬件去提升表現,既然無法開源,就唯有節流,透過改良軟件達到目的。不如簡單分析以上問題的根源,一般而言,手機硬件負荷主要由兩大部分所組成,分別為 (一) Android 系統 及 (二) 程式與遊戲,接下來 Man 會逐一解說如何從兩者提升廉價手機的使用體驗。

手機資源充裕的話,Android 系統、應用程式兩者自然相安無事,一律順暢操作,否則每分每刻均爭奪僅有資源,互相拖累,令手機各類型操作一律變得緩慢卡頓。換個角度,Android 系統對處理器、RAM 需求越少,自然可以騰出更多資源予其他程式使用,舒緩性能短缺,從而提升手機日常運行的順暢度,不再訓練用家耐性。

與此同時,儲存空間的爭奪戰亦可從同一原理解釋,系統佔用越少空間,用戶實際可用儲存空間便越多。不如簡列手機實際可用儲存空間的公式:

可用空間 = 總儲存空間 – Android 系統

由此可見,系統越輕量簡單,對智能手機使用體驗帶來越大好處,這正正解釋 Android Go 背後研發方向。

 

Google 對症下藥: Android Go 拯救平價電話

File:Android Go logo.svg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由 Android 和 iOS 兩大作業系統平分天下,然而 Apple 只推出價格偏高的 iPhone,所以絕大部分平價智能手機均採用 Android 系統。換言之解決平價手機流暢度的重任自然落在 Google 身上,可謂任重而道遠,直接影響數以千萬計消費者之福祉。

明白到低階硬件未必能夠應付完整版 Android,因此 Google 特意量身訂造一套輕量版 Android 系統,正式名稱為 Android (Go Edition),通常簡稱 Android Go。Google 表示 Android Go 主要針對 2GB RAM 或以下的入門機種而設,希望讓次等機種運行表現更快捷、更順暢。

若要精煉地形容 Android Go 之研發理念,就是簡化系統,並保留大部分智能手機功能與特色,以整體使用體驗為首要考慮。

 

瘦身成功,提升運行速度

精簡系統、省去不必要和多餘的功能之後,操作系統對硬件需求因而大幅減輕。Google 表示 Android Go 系統比起傳統 Android 系統,可以節省高達 270MB RAM 使用量,開啟 apps 速度加快30%,從而拉近與貴價手機的差距。

Man 過去試用過數款 Android Go 手機,全數價格港幣1000以下,多次親身長時間使用證實一般操作大致順暢,具備相當的多工處理能力,開啟程式、切換程式、網頁滑動等日常使用都沒有明顯問題,而 Nokia C21 的 Android Go 版本更支援時下流行的手勢操作。

Article's hero media

事實上 Android Go 的用戶介面與傳統版本沒有太大分別,使用方式一模一樣,熟悉 Android 的用家不用擔心適應問題,可以直接上手。至於系統功能,Android Go 保留大部分 Android 功能,除了無法設置主頁小工具之外,未有察覺其他主要差距,也未發現使用問題。

紙上談兵無謂,真憑實據最實際,不如讓 Man 分享兩段真實操作影片,讓大家感受 Android Go 的運行情況 (有賴 Android 支援畫面錄影功能)。

Nokia C21 (入門處理器、2GB RAM)

Nokia C20 (入門處理器、2GB RAM)

戴口罩都用到指紋解鎖: Nokia C21 規格比較及分析

 

瘦身成功,更多可用儲存空間

經過 Google 精簡系統,Android Go 另一特色在於壓低系統尺寸,成為名副其實的輕量版系統,騰出更多儲存空間讓用家安裝 apps 和遊戲,以及放置個人檔案,例如相片、影片、音樂等等,告別儲存空間緊拙的困局,無須再為刪除檔案、程式而煩惱

也是那句,以真憑實據比較最實際,不如比較 Android Go 與傳統 Android 的系統大小,一目了然。

 

從以上圖片可知,運行完整版 Android 的 Nokia G21、Google Pixel 3a 的系統大小均為15GB,然而運行 Android Go 的 Nokia C21 只有5.9GB,分別接近40%

小升級大方便: Nokia C21 評測

 

Google 服務一應俱全,內置 Google Play 大量程式任君選擇

很多人或者抱著一個誤解,以為輕量版系統只能夠安裝特定程式。事實並非如此,Android Go 系統內置 Google Play Store,根本與一般 Android 無異,用家可以自由安裝自己喜歡的應用程式和遊戲。

除此之外,Android Go 系統一樣內置各式各樣的 Google 服務,擁有 GMS,包括 Google Maps、Google Assistant、Gmail、Google Drive 等等,基本智能手機服務一應俱全,證實價錢與用戶體驗未必有太大關係,體現出一視同仁的精神。

 

不要忘記: 輕量版程式有助提升運行速度

正如上文所述,改善入門電話的使用體驗,不單可從系統著手,減輕程式對系統的負擔同樣可以令運行表現更順暢,減低 lag 機的機會。有見及此,Google 致力為自家應用程式和服務研發輕量版本,推出一系列 Go 程式,比起傳統版本耗用較少硬件資源,同時佔用較少儲存空間。

除此之外,其他大型程式開發者亦響應此風,推出簡化版程式,在保留大部分主要功能的同時,降低對硬件的負擔,例如 Facebook Lite、Instagram Lite 等例子。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以下文章:

建議文章: [Android Go入門]入門機必裝的輕量 apps

 

總結: 輕量版系統配輕量版程式,平價機不再糟糕

本文講述廉價手機面對的問題及其原因,可見軟件對手機表現的重要性。Android Go 系統與多款輕量版程式雙劍合壁,盡量在有限的硬件能力發揮最大表現,讓世界各地更多消費者得以享受智能手機所帶來的便利,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下次選購智能手機的時候,若果預算有限,記得選擇預載 Android Go 的產品,從而得到最佳的體驗。

 

歡迎讚好 ManHungTech 的 Facebook 專頁!

延伸閱讀:

[Man講座]擔心個人資料被人賣豬仔? 教你分析手機廠商私隱保護水平

深入認識 Android 每月安全更新,你要知的十件事

逆境下堅持理念: Nokia Mobile 如何追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

三防、5G、兩年保養: Nokia XR20 可以放心用幾年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