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變迷你 Windows 平板: Nokia T10 評測 (下)

Nokia T10 評測文上半部分跟大家分享了 Man 對 Nokia T10 效能、螢幕、相機等範疇的評價,其實 Nokia T10 評測推出速度比過往 Nokia 手機來得快,因為這部平價平板電腦定位鮮明,優點、缺點明顯,使用一段短時間已經掌握初步用後感。

長話短說,預算有限而要求不高的話,Nokia T10 絕對對得住所定價位,表現談不上驚人卻自有特色。千元貨色不應要求甚麼過人之處,單是實用方便,已經6足以成為日常生活的好幫手。

建議文章: 隨時變迷你 Windows 平板: Nokia T10 開箱

 

Nokia T10 試玩影片

 

迷你原生 Android 平板電腦: Nokia T10、Nokia T20 規格比較及分析

 

北歐風格設計,海藍色機身人見人愛

一句概括: 觀感好,手感也好。第一日取得實物已經非常喜歡,愛不惜手。

的而且確 HMD Global 對 Nokia 平板電腦的機身設計花了不少心思和功夫,從細節展現傳統芬蘭品牌所承載的北歐風格。間中有讀者問及何謂北歐風格、北歐特色,實在難以言語描述,倒不如從產品本身感受當中設計精髓,相信每個人心得各有不同。

去年試水溫作 Nokia T20 機身設計與用料令人拍案叫絕,海藍色 (Ocean Blue) 與一體型鋁合金機身別具心裁,有個性之餘又不失優雅高貴,呈現一種與眾不同之氣派,去年文章亦有大力讚揚,能夠讓 Nokia fans 真正認同帶有 Nokia 基因。然而最新推出的 Nokia T21 完全與北歐風格風馬牛不相及,必須在此澄清,畢竟小編從不濫用宣傳字眼。

喜見 Nokia T10 繼承此風,繼續使用海藍色,不過色調與深度和 Nokia T20 略有不同,Man 甚至認為 Nokia T10 的藍色更好看、更吸引。仔細一看邊框的藍色又有一絲不同,另外相機鏡頭模組則特意用上較深的藍色形成對比效果,鏡頭就加入藍色小圓邊畫龍點睛,致力讓 Nokia T10 外觀在一眾對手中突圍而出。如此精緻,已經勝過坊間不少平價平板電腦。

就算因成本考量換上塑膠機殼,卻不等於放棄追求美學,加入細密坑紋,觀感與質感皆與一般電子產品那種廉價又平滑的塑膠相比可謂天淵之別,完全屬兩個截然不同之檔次,亦比一般帶磨砂處理的膠面優秀,並且不容易沾上指紋、手汗,也具防滑手之好處,摸上去完全不似千五元以下的貨色,一貫 Nokia 多年以來「玩膠玩到極致」之強項。Man 至今未有察覺手上 Nokia T10 造工有任何問題,螢幕與邊框貼合度佳,機身各處接合位不存在刮手問題。

機身尺寸方面,Nokia T10 屬迷你平板,一手掌握沒有難度,手感不俗,重量亦算輕巧,比 Nokia T20 便於攜帶。Man 試過連續兩日為它配上 SIM 卡外出使用,收納於環保袋不覺辛苦,在車上使用亦感舒適,不用擔心機身太大而碰到其他乘客,卻比一般智能手機帶來更大畫面,算是在智能手機與十吋平板電腦之間取得平衡。

至於機身正面,正好代表何謂「背多分」,上文對機背設計嘉許甚多,無奈來到機身正面,不得不提出屏佔比偏低。邊框粗度與過去幾代 iPad Mini 差不多,上下邊框均有一定長度,屬傳統設計。事實上去到最新一代 iPad Mini,Apple 才改良屏佔比,叫價超過三千,那麼對於千元貨色的 Nokia T10 而言,不應要求太過嚴苛,不過希望 HMD Global 能夠朝此方向進發。

此外,Man 差點忘記交代,Nokia T10 的實體按鍵手感一流,鬆緊適中,無需太大力按壓。有時候這類細微小節對日常使用體驗裨益甚大,不能忽視。

 

原生 Android 12,使用體驗等於放大版 Nokia 智能手機

原生 Android 12 介面,用過 Nokia 或 Pixel 的讀者就不會陌生。

Nokia T10 終於加入雙擊喚醒螢幕功能,與智能手機看齊,好過 Nokia T20。

簡而言之,Nokia T10 系統及操作方式與 Nokia T20 一模一樣,根本與原生 Android 智能手機無異,各方面都是正宗原汁原味的 Android。HMD Global 選擇不因應平板電腦特性作出修改,某程度算是不足之處,例如欠缺畫面分割功能,換個角度 HMD 定製系統補回不足又會失去原生 Android 稱號,的確進退兩難。

其實 Google 已經針對大螢幕裝置推出 Android 12L 系統,這次 HMD 未有選用,未知是否與 Nokia T10 低階規格有關。

 

全新電腦副螢幕功能,聲畫俱備

近年開始流行平板電腦與電腦連線成為後者副螢幕的功能,讓平板電腦搖身一變成為便攜流動小螢幕,用途千變萬化任用家按生活、工作需要發揮,包括 iPad 與 MacBook 之組合。

對於 Android 平板電腦,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兩個方法,第一由廠商 (OEM) 以原生方式加入功能,第二是安裝第三方研發的程式,大多需要付費購買,可靠程度欠奉。

為增強競爭力,HMD Global 不甘落後,今年為 Nokia 平板電腦研製 Windows 電腦螢幕延伸功能,由 Nokia T10 打頭陣,隨後推出的 Nokia T21 同樣支援,令 Nokia 平板電腦實用性更上層樓。暫時未知 Nokia T20 會否透過更新加入此功能。

 

詳細說明及教學:

Nokia 平板電腦的 Windows 電腦副螢幕功能教學

 

Nokia T10 的副螢幕功能三大特色:

  • 同步顯示、延伸顯示兩大模式
  • 可以使用 Nokia T10 螢幕觸控操作 Windows 電腦,等同變成迷你 Surface 平板電腦
  • 可以使用 Nokia T10 雙喇叭作 Windows 電腦聲音輸出

 

 

用後感

Man 親身經驗為第一次連線早期有少許延遲,畫面反應未能完全同步,一段時間後轉回正常。相信該段時間兩部裝置仍未完全設定好,日後使用再沒有類似問題,大家無須擔心。

整體而言,畫面同步、聲音同步、觸控感應速度理想,耗電增加在所難免,Man 對此功能深感滿意,亦同意它為用家所帶來的便利。由於 Nokia T10 螢幕偏小,解像度又偏低,所以部分文字會變得非常細小且難以清晰閱讀,用戶可以放大 Windows 文字便可解決,當然要做到一般電腦正常顯示效果,最好考慮螢幕更大、解像度更高的 Nokia T21。

與此同時,大家必須確保 WiFi 訊號質素,尤其是兩部裝置與 WiFi 路由器之距離,因為整個同步功能需要借助 WiFi 網絡作傳輸,因此實際使用體驗順暢與否與 WiFi 質素息息相關。舉個例子,即使兩部裝置互相靠近,若然與 WiFi 路由器距離甚遠,又或 WiFi 路由器網絡擠擁的話,畫面、聲音必然出現延遲現象,事實上與 Nokia T10 無關。

 

Nokia OZO Playback 雙喇叭同樣傑出,不負所望

Nokia T10 跟 Nokia T20 一樣,配備雙喇叭提供立體聲播放效果,再由 Nokia OZO Playback 專利技術加持,為平板電腦的影音表現建立良好基礎,同時對消費者證明 Nokia 產品並非與 Nokia 完全無關。

去年 Nokia T20 評測文對 Nokia OZO Playback 給予極高評價,音質同樣得到不少用家肯定,變成 Nokia 平板電腦的強項與特色。播放了不同類型的音樂和影片後,結論是 Nokia T10 喇叭音色、立體聲效果依然傑出,能夠呈現一定層次感、空間感,實力無容置疑。順帶一提,Nokia T10 提供 3.5mm 音訊插孔、Bluetooth,戴耳機開會亦沒有問題。

對於 $1398 的平板電腦,Nokia T10 雙喇叭表現不負所望,就算未達到頂尖水平,但質素至少好過不少價錢更貴的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絕對是 Nokia T10 極大賣點,具大將之風。

若要 Man 提出建議,還是重複 Nokia T20 評測已經提及過的均衡器,讓用家親自按照口味和需要調較音色,相信屆時將力臻完美。

 

內置 FM 收音機天線,隨時隨地收聽電台節目

Nokia T10 內置 FM 收音機天線,換言之無須有線耳機亦可隨時隨地收聽電台節目,使用機身的雙喇叭播放,音量充沛。市面上極少平板電腦具備此功能,給老人家使用多個用途,值得加分。

 

總結: 未到十全十美,但值得考慮

對於一部千元平價大品牌平板電腦,固然沒有可能做到沒有十全十美,不過 Man 認為 Nokia T10 交足貨有餘,至少對得住這個價錢。機身設計、電腦副螢幕、喇叭音色三大特色已經值回票價,使用至今未有察覺任何 bug 或問題,不難令用家留下好印象。

Nokia T10 強弱非常明顯清楚,兩篇評測文深入逐一交代每個範疇的質素,褒貶清晰,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買機參考,了解後因應自身用途及需要作出選擇。再加一點個人觀察,Nokia T10 的 WiFi 版本與 4G LTE 版本價格差距只有三百元,可見 HMD 有意拉近兩者距離,未知目的為何。

目前平板電腦市場側重於大尺寸款式,即十吋以上,迷你平板電腦空間選擇較少,例如 Apple 多款 iPad 之中只有 iPad Mini 一款屬十吋以下。這次 HMD Global 憑藉去年 Nokia T20 的經驗與口碑,嘗試挑戰這個從未踏足的領域,無可否認 Nokia T10 銷量高低將影響 HMD 日後對小平板的態度,成敗顯得尤其重要。

小心歸納分析過後,Nokia T10 定位可以由尺寸、價錢兩個角度釐定,首先是細尺寸,其次是低價格,銷量表現將反映消費者此類產品的真實需求。受成本限制,硬件有所讓步乃人之常情,而 Nokia T10 選擇了放棄螢幕解像度、充電速度,犧牲部分使用體驗,以換取保留雙喇叭、更新保證、全新副螢幕功能,還有一流的機身設計,到底是否合理,則留待各位自行判斷。

再深入思考,Man 有意提出一個改善方案,加價二百元 (WiFi 版售$1598),換取三大規格提升,維持低售價之外,進一步完善 Nokia T10 吸引力及使用體驗,真正意義在於盡量減少令消費者卻步的因素。估計實際成本增加不多於二百元,未必損害產品本身 gross margin。個人建議如下:

  • 螢幕解像度提升至 1080p 全高清 (+$100)
  • 前置鏡頭改用500萬像素 (+50)
  • 充電速度升級至 18W (+$50)

 

除非講究螢幕質素,Nokia T10 能夠應付一般日常用途,性價比不差,Man 在此推介。

 

歡迎讚好 ManHungTech 的 Facebook 專頁! 如果你喜歡 ManHungTech,歡迎支持本站的營運

延伸閱讀:

隨時變迷你 Windows 平板: Nokia T10 評測 (上)

升級不加價: Nokia G21 評測 (上)

升級不加價: Nokia G21 評測 (下)

簡簡單單: Nokia C2 2nd Edition 評測

小升級大方便: Nokia C21 評測

原生 Android 平板電腦: Nokia T20 評測

更大更快更新: Nokia G50 評測 (上)

更大更快更新: Nokia G50 評測 (下)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