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起兩年前的東京之旅,首次踏足東京都,心情無比緊張,對這個繁華的大都市充滿好奇與期待。與過去到訪的日本縣市相比,東京給予人冰冷的感覺,除了物價高昂外,生活節奏急速緊張。至今仍記得第一日到達品川站,適逢放工繁忙時間,車站的人海教人一驚,無數穿著西裝的上班族整齊地蜂擁而上,還有那一致的箭步,比中環、金鐘來得澎湃。至於人,東京人個性比較冷漠,有一種無形的距離感,一位日本作家說過,到東京讀書的日子不太好過,空氣冰冷,所指是東京人的性格,Man 亦有同感。
話雖如此,東京有不少旅遊好去處,景點數之不盡,交通網絡發達,無疑屬熱門旅遊城市。第一次到東京旅遊,到訪不少著名景點,也往都外探索,乘北陸新幹線遊覽金澤、富山、高岡、長野,第一次訪北陸便愛上北陸的寧靜與潔淨。
如果要選一首歌去形容那次旅行之行程,非<<鐵塔凌雲>>莫屬。「鐵塔」是晴空塔,在河口湖親眼見到「富士聳峙」,台場也有個「自由神像」,只不過尚欠「檀島灘岸」。思索片刻,光之島的海邊算是「檀島灘岸」,當日徐徐漫步走過光之島大橋,海風輕吹,登島尋勝,遠離繁囂,乃洗心潔志的好地方。
說起晴空塔,其英文名為 Skytree,2012年落成,是東京近代的地標,以高度取代傳統的東京鐵塔,目前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築物,僅次杜拜的哈利法塔。Man 去年到訪過後者,氣勢比晴空塔更要宏偉,當晚在觀光層遇到兩位來自日本四國的女遊客,閒聊了一會,提到出身於四國的空海大師,還有高知縣的名物柚子。
(更多圖片請見 [Man攝影分享]Fujifilm Simple Ace 菲林相機 x 東京北陸京都之旅 (下) 一文)
登東京的晴空塔,以凌雲之態傲視東京,確且望不見歡欣人面,只有無數建築物,屬典型現代都市景況。當日特意選在黃昏時分登塔,欣賞日落美景,暮色迷人,也望見前方一片單薄的雲煙,別有一番景象。
那時突然哼起一首歌,蔡楓華的<<煙外曉雲輕>>,又想到一個問題: 為甚麼叫晴空塔呢? 是晴空萬里的意思? 因為陰天能見度欠佳,很難叫人買票賞景,否則會被怒斥回水。眼前夕陽遠去,天際漸漸染成漆黑,印證自己對晴空兩字的特有見解。夜幕低垂,所謂的晴天只成一場空,最終散失於煙海之中,只怪自己未能參透空性之道理,至今如是。

<<鐵塔凌雲>>一曲悅耳動聽,也是許冠傑的代表作之一。歌詞先提多國名勝,刻意強調不及遠方的漁燈彼邦,算是先入為主的見解,類似月是故鄉明的道理。
彼邦的漁燈早已變得凋零黯淡,今非昔比已成事實,那何須執著根之所在呢? 蘇東坡云「此心安處是吾鄉」,能夠安居樂業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