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分享]煙外曉雲輕

過去半年集中於科技文章,一段時間未有寫過好歌分享,不如由自己多年來深愛的歌曲開始。大多數人對蔡楓華的認識,往往只有絕對空虛、倩影、IQ 成熟時三首。事實上蔡楓華推出過多張唱片,其中多首中式小調情歌宜人動聽,例如無奈只有恨、何必曾相識、煙外曉雲輕等,只可惜鮮為人知,被時代洪流所埋沒。煙外曉雲輕乃 Man 心目中的最愛,勝過絕對空虛,不如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重新認識蔡楓華。

煙外曉雲輕為香港電台同名廣播劇主題曲,改編自嚴沁同名小說,一共二十集。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台製作大量廣播劇,通常改編自現當代小說,種類繁多,亦包括多部嚴沁作品。不少廣播劇皆由當紅歌手灌錄主題曲,而部分主題曲更成功流行,就如陌上歸人、茫茫路,可見當年廣播劇與電視劇分庭抗禮,各具影響力。

 

1981年蔡楓華歌唱事業開始起飛,先為有份主演的麗的電視劇<IQ成熟時>主唱主題曲,年青俊郎印象深入民心,一副大好青年姿態。同年又為港台灌錄煙外曉雲輕一曲,前者青春活潑,對決無線的荳芽夢,後者則輕柔情深,皆收錄於同年個人專輯<IQ成熟時>,由新力唱片製作。

煙外曉雲輕由黎小田作曲、卡龍、湯正川填詞,奧金寶編曲。奧金寶雖是菲藉音樂家,曲風卻洋溢濃厚中樂色彩,優雅溫文,足見當年菲藉樂師之功力與才華,對香港樂壇貢獻良多。

歌詞如下:

在我心間呈現
是我青春夢裏人
霧雨一般的愛 瞬息變幻
如天際的白雲

願寄身於白雲上
讓那清風導我尋
或許會經過 百般變幻
仍想揭開霧裏真

我知道去留有主宰
只覺匆匆去又來
憶起昨日初邂逅
如夢散失煙海

 

前奏悠揚且飄逸,營造寧靜致遠之意境,帶領聽眾漸漸進入雲霧之中,遠離煩囂。心境似是輕快舒暢,偏帶一絲憂怨,為詞中悲情埋下筆,乃中式小調常見特色,因此上文讚許奧金寶編曲之心思,而中段過門以古箏重複主歌旋律,簡單之中見。

主歌演繹穩定,咬字清晰、換氣自然可說是蔡楓華早期的優點。「仍想揭開霧裏真」一句唱出意猶未盡之感,既輕既淡,刻劃出身於雲霧之間的虛幻,尾音處理得宜,過度至副歌情感澎湃的發揮。先慢後快、先輕後重、先景後情,如此鋪排手法也是八十年代情歌常見風格。

主歌先輕輕交代青春時的夢裡人,一句僅蜻蜓點水,其餘寫景為主,構造煙霧迷離之氛圍。特別之處在於每句之後伴以古箏輕撥,掀起聽者內心昔日舊情舊愛。副歌則傾出心中情,力度加重但未至於造作賣弄,與今日發洩式情歌大有不同。悠悠憶起昨日與夢裡人的初邂逅,慨嘆一切有如夢幻泡影,虛實之間難以掌握分辨,那位夢裡人早已散失煙海,唯心中那份情懷偏偏未能忘懷,無奈與失落相互交雜,盡見於蔡的歌聲之中。

三年前,初登東京的晴空塔,正值日落之時,眼前一片輕薄的煙霞,無意之中哼起一曲,去年某篇文章回憶往事:

登東京的晴空塔,以凌雲之態傲視東京,確且望不見歡欣人面,只有無數建築物,屬典型現代都市景況。當日特意選在黃昏時分登塔,欣賞日落美景,暮色迷人,也望見前方一片單薄的雲煙,別有一番景象。

那時突然哼起一首歌,蔡楓華的<<煙外曉雲輕>>,又想到一個問題: 為甚麼叫晴空塔呢? 是晴空萬里的意思? 因為陰天能見度欠佳,很難叫人買票賞景,否則會被怒斥回水。眼前夕陽遠去,天際漸漸染成漆黑,印證自己對晴空兩字的特有見解。夜幕低垂,所謂的晴天只成一場空,最終散失於煙海之中,只怪自己未能參透空性之道理,至今如是。

 

煙外曉雲輕,東京晴空塔。五年前的前塵舊事,盡寄曲中。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